二十大前夕記者會!瞄準經濟、清零、監管 台灣問題在列

▲中共二十大新聞發言人孫業禮,15日下午率眾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二十大前夕首場新聞發布會。(圖/翻攝自新華網)
▲中共二十大新聞發言人孫業禮,15日下午率眾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二十大前夕首場新聞發布會。(圖/翻攝自新華網)

國際中心蔡姍伶/綜合報導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中共二十大),10月16日至10月22日在北京召開,二十大新聞發言人孫業禮15日下午4點半,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說二十大議程及目標。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孫業禮表示,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2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所召開的重要大會,大會將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總結過去5年工作,全面總結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寶貴經驗,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全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制定行動綱領和大政方針,從戰略全局上對黨和國家事業作出規劃和部署。

議程部分,主要議程包含:聽取和審查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的報告、審查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選舉二十屆中央委員會;選舉二十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在大致說明完畢後,孫業禮隨即開放媒體提問。《彭博社》記者問到,中國經濟成長過去10年有放緩趨勢,今後5年,中國是否還會把回到高速增長當成目標?如何實現?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已經結束了嗎?對此,孫業禮回應,2013年至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6%,高於同期世界2.6%和發展中經濟體3.7%的平均增長水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作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在擁有這麽大體量之後,在轉向高質量發展進程中,還能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可謂相當難得。

孫業禮聲稱,增長速度是衡量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但不是唯一指標,中國不單單只以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而是著眼從根本上解決經濟長遠發展問題,過去10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台階,經濟發展邁上更高質量;同時,受到新冠疫情和國際環境等因素影響,中國經濟確實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當局也採取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穩住了經濟大盤,鞏固了企穩向好趨勢。相比而言,中國經濟發展在主要經濟體中,仍處於較好的水平,也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穩定器和動力源。下一階段,中國將按照黨的二十大確定的行動綱領和大政方針,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

接著,新加坡《亞洲新聞台》又問到,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已將近3年,世衛組織也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結束在望,相較於其他國家已經選擇開放,中國仍堅定不移地貫徹動態清零方針,中國是否擔心在經濟面臨挑戰時會被孤立?哪些因素有利於中國放寬部分措施並進一步開放?

孫業禮回答,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這是一切防控舉措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場世紀疫情確實給各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衝擊,大家都希望疫情早日結束,但疫情仍然存在,這是必須面對的現實。中國是人口大國,老齡人口多,地區發展不平衡,醫療資源總量相對不足,正是因為堅持動態清零,才保證了極低的感染率、病亡率;正是因為堅持動態清零,堅持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才保持了經濟社會持續穩定運行。如果算總帳,中國的防疫措施是最經濟的、效果最好的。

孫業禮強調,「動態清零」是立足中國國情、遵循科學規律制定的防疫方針,核心是快速反應、精準防控,力求以最低社會成本、在最短時間內控制住疫情,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正常生活的影響。中國堅信,曙光就在前頭,堅持就是勝利,按照動態清零的總方針,不斷完善疫情防控的具體措施。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和對病毒認識的深化,已經先後公布了九版疫情防控方案,防控策略和舉措會越來越科學、越來越精準、越來越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也會越來越高。

至於國外擔心,中共黨中央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會不會變成只關注內部循環,導致中國的對外開放程度越來越小,孫業禮則說,這種擔心並沒有必要,新發展格局的構建是根據中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特別是基於中國比較優勢變化,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將為實現中國經濟長遠發展、為促進世界經濟穩定復甦注入持久動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國際市場更好聯通。

孫業禮並聲稱,這幾年中國對外開放步伐在不斷加快,比如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簽署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同時推進加入多個多邊經貿協定,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種種跡象都充分表明,中國絕不會自我封閉,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不論世界如何變化,中國開放的決心和意志不會動搖,將堅定不移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

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則問到,有觀點認為,中國對資本無序擴張的限制,特別是對互聯網平台的監管,可能不斷衝擊外資和民營企業的信心,北京對此有何回應?黨的二十大之後,是否會有哪些政策和措施緩解外資和民營企業的擔憂?孫業禮則回稱,不能把限制資本無序擴張和促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2件事對立起來看,資本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生產要素,改革開放40多年來,資本同土地、勞動力、技術、數據等生產要素,共同為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做出了貢獻,中國共產黨在充分肯定資本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積極作用的同時,提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為資本設置好「紅綠燈」,設置紅綠燈不是不要資本,而是要更好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使資本在法律法規的制度框架下健康發展,這樣不僅不會影響民營經濟發展,反而還有利於民營經濟發展。

孫業禮重申,民營經濟始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經濟基礎,民營經濟人士始終是國共產黨長期執政必須團結和依靠的重要力量,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兩個「毫不動搖」已經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大政方針,寫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這個方針政策現在沒有改變,將來也不會改變。中國是法治國家,無論是國有資本還是民營資本、內資還是外資,都受法律保護,中國將充分借鑒世界各國的有益做法,統籌好強監管和促發展的關系,不斷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日本《共同社》則問到,歷史上新興大國在崛起的過程中,都會受到守成勢力的阻擋,產生不可避免的衝突,現在中美兩國的矛盾已經十分激烈,從現在起到2035年、或者到2049年左右,中方將會如何回避這種衝突即將帶來的風險?或者說,面對阻擊者,中國是否有迎戰的決心?

孫業禮坦言,中美關係攸關世界前途命運,能否處理好彼此關係,是2國必須回答好的世紀之問,中國一直認為,中美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一個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符合兩國人民共同利益,當今世界也有許多挑戰需要2國合作應對,國際社會普遍期待中美兩國發揮引領作用,承擔大國責任,穩定雙邊關系,推動全球合作。和平、和睦、和諧,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一直追求和傳承的理念,中國謀求發展是為了本國人民過上更美好生活,而不是挑戰別人,中國從來不信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反對「國強必霸」的邏輯和零和博弈思維,中國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中國不欺負別人,但也不允許別人欺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能阻擋。

最後,面對台灣《聯合報》提問的,北京日前發布的白皮書,在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相關表述中,增加了「非和平方式將是不得已情況下做出的最後選擇」這句話,是否代表大陸對台推進統一的方式和選項有所改變,大陸方面如何看待評估所謂的「非和平方式統一」?孫業禮聲稱,「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北京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近日發布的《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重申了這一方針,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最符合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整體利益,最有利於中國的長期穩定發展,是北京解決台灣問題的第一選擇,北京願繼續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

孫業禮指出,北京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不是針對台灣同胞,目的是從根本上維護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進程,但凡有一線和平解決的可能,北京都將付出百倍努力,非和平方式將是不得已情況下,做出的最後選擇。當前,台獨分裂勢力不斷謀獨挑釁,外部勢力加緊「以台制華」,嚴重損害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和兩岸同胞切身利益,嚴重危害台海和平穩定,嚴重衝擊和平統一的前景,任其發展下去,只會將台灣推向災難深淵,給廣大台灣同胞帶來深重禍害,呼籲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要低估中國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也希望廣大台灣同胞認清一個道理:「統一有好處、台獨是絕路、外人靠不住」,兩岸同胞要攜起手來,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共同開創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光明未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