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影音崛起3/片長最多僅1分鐘 商品置入考驗創作者功力

▲Instagram 短影音Reels 正式在台灣上線。(圖/螢幕截圖)
▲Instagram 短影音Reels 正式在台灣上線。(圖/螢幕截圖)

記者黃禹馨/專題報導

繼去年7月YouTube Shorts開放台灣地區使用之後,2022年4月Instagram也推出Reels短影音功能,讓國內的短影音市場更加蓬勃發展,儘管在推行初期,網路上出現不小的反對聲浪,拒絕IG抖音化(Make Instagram Instagram Again),不過就網紅媒合與行銷團隊iKala KOL Radar 的數據分析來看,2022上半年度所有台灣KOL的社群影音成效中,無論是IG Reels 或 YT Shorts 的平均觀看率,皆比非短影音的觀看率來得更高,由此可證短影音的流量紅利,以及它不可被忽視的發展潛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平台推出新的功能,就會修改演算法,把流量紅利放在上面。」iKala KOL Radar 商務開發副總監Ariel表示,過去貼文能達到的觀看數效果,可能現在要靠Reels才能達到,加上觀眾的注意力下滑,短影音的出現讓大家可以在短時間內看到更多影音內容,因此便吸引創作者轉向耕耘短影音作品。

「我們在經營創作者的時候,通常都會鼓勵他們使用平台的新功能,而且短影音的種類多元,無論是長影音,或者是圖文創作者,都可以利用短影音創作,同時平台提供簡易的創作素材,讓這件事變得更加簡單,這對網紅生態來說影響是正向的。」iKala KOL Radar創作者公關總監Cake說。

然而,隨著短影音的創作者和使用者增加,平台上的商業行為也跟著逐步活躍,品牌和廣告主開始矚目這塊市場,不過短影音片時短、目前又沒有廣告屏障的特殊條件,廣告方該如何在其中生存,讓觀眾在即使意識到廣告內容的情況下,仍然有想要看完的意願,就變成是廣告投放的新挑戰。

除了目前常見的品牌自製影音,以及在KOL影片上方露出Banner廣告以外,短影音歸根結底就是個創作型態,因此更加仰賴品牌方和網紅的合作關係,因為發揮創意才能吸睛,降低業配感來吸引粉絲目光。Ariel表示,「通常行銷團隊會建議廣告主以自然流量的方式,搭配廣告投放流量。」

舉例來說,一檔專案可以同時合作多位KOL,大約觀察兩周的自然流量趨勢,可以分析出哪位KOL的內容有最多目標群眾買單,進而針對該支影片投放廣告,甚至是藉由網紅授權的方式再進行廣告推播,甚至在其中搭配商場連結,以此達到廣告宣傳效果的最大化。

然而,該如何在15至60秒的影片中巧妙地置入商品,同時又保有創作者自己的創作風格,就十分地考驗創作者們的創意,就Reels創作者 The Chen為例,她以「那些無聊的日常,都是活下去的理由」為題創作系列短影音,其中一則與人力公司合作的企劃,無縫接軌地在生活化的內容之後,露出合作方的廣告資訊,讓觀眾自然而然地接收訊息,不僅買單更讚嘆The Chen的創作功力,最終做到三贏的效果。

除了合作短影片之外,Instagram的創作優勢,還有品牌方自製的濾鏡特效,以及能和觀眾產生互動性的素材,同樣以自然流量搭配廣告流量的方式,與網紅合作號召大眾一同使用,達到更有效的品牌推廣。另外,在短影音的範疇中,還有一個提供民眾「二次創作」的特點,使用者可在平台內直接使用創作者的音源,甚至進行畫面混搭,增加與創作者的互動性。

像是英國的獨立音樂藝術家Alto Key,以及台灣的音樂人威爾陞,都相繼拍攝和聲影片,讓觀眾進行二次創作,以此獲得極高流量,而網紅啾啾鞋也分享,有廣告商關注到這塊「二創市場」,企圖邀請多位創作者合作這種類型的YouTube Shorts作品,可見短影音的商業淺力,仍舊有許多值得開發的項目。

Ariel表示,「觀眾不一定看了影音就會進行消費,更多的是品牌如何藉此放大知名度與曝光度,讓消費者無意識地記住和吸收。」現如今的趨勢,有更多的商業行為刺激短影音市場的發展,而平台的各種不同合作夥伴,也會提供創作者不一樣的扶持資源,以iKala KOL Radar為例,因其商業強項為數據分析,因此在提供給創作者的服務裡面,就會包含後台數據分析和解讀,讓創作者可以藉此更有效地去經營自己的頻道。

而YouTube平台也宣布2023年起,將開放創作者新的營利機制,只要頻道擁有超過1000名訂閱者,同時Shorts 作品在 90 天內累積超過 1000 萬次觀看,就可以獲得廣告分潤資格,當 YouTube 提出新的服務功能或者分潤計畫的時候,數據公司也會協助創作者獲得並釐清相關訊息,同時提供優化建議。可見平台早已做好準備,在吸引創作者進駐的同時,也活絡廣告商業行為,如同正式宣告短影音媒介,將再進入下一波的成長階段。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