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壇放大鏡/外援壓縮本土空間? 陳信安:應該反向思考

▲領航猿總經理陳信安。取自陳信安粉絲團
▲領航猿總經理陳信安。取自陳信安粉絲團

記者廖聿偉/專題報導

台灣籃壇蓬勃發展,提供頂尖的職籃舞台,也有大批的洋助人、外籍生或華裔球員加入,但如何讓優秀的國際人才留在台灣,又能保障本土球員發揮空間,引發討論。PLG領航猿經理陳信安也發表看法,他認為,要探討此議題之前,應該先思考最終目的是什麼?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信安說,「若要完全保障本土球員的發展空間,那其實很簡單,就不開放外援,聯賽就以全本土形式發展;但如果是要提升國內籃球水平,讓中華隊有好成績,那就必須搭配合適的政策。」

其實洋將政策和本土球員發揮空間兩件事應該拆開來檢視,陳信安認為,「多元化的球員,才能提升聯盟的競爭力,更能刺激本土球員進步,很多時候本土球員應該反向思考,為何會沒球打?」

陳信安也提出見解,「亞洲外援、外籍生、歸化球員應該視為同一類人,並配合合理的薪資上限制度,搭配外援採用4節12人次,這樣就能保障本土球員有一定的發揮空間,而且洋將也非萬能,絕對會遇到體能瓶頸,不可能每場都打滿48分鐘,只要有能力的本土球員,絕對也能佔有一席之地。」

職業籃球的成立,除了服務球迷外,也要能提升中華隊的成績,培育出更強的本土球員,陳信安說,「我很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台灣人打入NBA,這也是國內球迷最期盼的事。」

▲中華男籃在亞洲盃表現不俗。取自FIBA
▲中華男籃。取自FIBA
陳信安認為,「今年亞洲盃,中華隊成績雖沒有特別突出,但平心而論,本土球員的水平已有明顯的提升,許多本土職籃聯賽出身的球員,也打得很出色,跟過去多靠旅外球員的狀況,有明顯的進步。」

陳信安也希望台灣能以日本為學習對象,「日本20年前的佈局,無論在爭取規劃洋將、提升本土球員實力,現在都收到很好的回報。台灣也應該有計劃的培育下一批黃金世代,才能讓中華隊在國際賽有所突破。」


籃壇放大鏡/外籍生軍團大舉湧入 基層該如何取得平衡?

籃壇放大鏡/海神洋將庫薩斯 成為台灣下一位歸化洋將?

籃壇放大鏡/歸化、外籍生「開特例」 棘手問題如何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