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黃創夏/祈福,中國別再發生第三場人道悲劇

▲新疆封控釀成火警慘劇引發各地抗爭,有示威者更喊出要習近平下台的口號。(圖/翻攝自推特@xinwendiaocha)
▲新疆封控釀成火警慘劇引發各地抗爭,有示威者更喊出要習近平下台的口號。(圖/翻攝自推特@xinwendiaocha)

文/黃創夏

欲悲鬧鬼叫、我哭豺狼笑、灑血祭雄傑、揚眉劍出鞘!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霎那間,約半個世紀前的一首悲壯詩詞,喚醒了許許多多人們的記憶,那是「第一次天安門事件」,當時為了追求新中國政治體制的進步和對文化大革命的憤怒,中國的大學生從追悼周恩來開始,聚集起來發出怒吼!

然後,一場人道悲劇發生,血腥鎮壓登場。

十幾年後,又是在天安門,中國未來的主人翁,菁英的大學生聚集起來悼念胡耀邦,然後抗議貪汙腐敗的「官倒」,那是1989年,眾所周知,又是一場血腥的人間慘劇。

如今,「白紙革命」方興未艾,江澤民過世了,會不會有追到江澤民的聚會?然後會不會又來第三次人道悲劇,大家祈福吧。

江澤民一生當然很多爭議和許多罪行,但在他統治中國的那一段時間之內,卻是整個中國「悶聲發大財」的階段,財富增加了、日子好過了,對比於現在的「核酸盛世」,許多中國人竟開始稱江澤民那個時代是中國的「黃金時代」,雖然這樣的說法很誇張,但在現在因為「動態清零」快要活不下去的中國人心中,沒比較就不會有傷害。

問題是,中國人能夠不比較嗎?

更讓全世界擔心的是,在這樣的動盪和這樣的體制當中,血腥鎮壓避免不了,而且是更獨裁者和暴君趁機崛起的時機‧‧‧

1989年江澤民在上海,壓制紀念胡耀邦的活動,被鄧小平賞識欽點成了取代趙紫陽的新頭目;1989年,才36歲的習近平在寧德當黨委書記,雖然只是一個小小官,卻也發表強硬文章反對「動亂」,展現了他政治正確的敏銳。

1989年,在西藏也有大規模抗爭,一個小夥子拿著步槍、帶著鋼盔,親自在拉薩街頭指揮鎮壓,新聞照片出來之後,鄧小平看到這個過去不認識的小夥子,大為讚賞,下令把他的資料調出來,命令小夥子立即進京朝見,這個小夥子就叫做胡錦濤,因此被鄧小平指定接班‧‧‧

這樣的體制當中,站在人道主義的普世價值上,真的要替那些手拿白紙的中國人祈福了!

然而,這也可能是那個地方掙脫「竹幕」牢籠的另一次契機‧‧‧

該來的總是會來,一張小小的A4白紙讓世人觀察了20多年的「中國即將崩潰」,14億人奮起追求自己命運的浪潮,終於有了屬光。

2001年,知名的評論家章家敦寫了一本《中國即將崩潰》巨著,從中國共產黨威權體制的僵化和霸道致命性缺點,但中國人逐漸融入世界現代化浪潮的啟蒙,方方面面嚴謹分析,章家敦斷言「中國即將崩潰」。

因為章家敦的分析太精到了,「中國即將崩潰」成為當時國際研究的顯學,《脆弱的強權》、「七塊論」‧‧‧各種認為中國人將會因和世界接軌與經濟好轉的原因,大批新增的中產階級終於會起來推動中國政治改革,在歐美期待的「和平演變」之下,中國共產黨的獨裁威權終將崩潰!

那時,只有日本的未來學家和趨勢專家大前研一表達了完全不同的意見,大前研一認為中國不但不會分裂,中國人的民族主義還會急遽高漲,綜合國力將快速上升足以和美國、俄羅斯、歐洲和日本分庭抗禮,世界將是「一超多極」,一個超級強權美國之外,還有四到五個包含日本和中國的強國,全世界進入全新而且變幻莫測的合縱連橫‧‧‧

大前研一認為全世界只有日本人最了解中國人的民族性,中國人早就「餓怕了」,從「鴉片戰爭」之後的中國走過百年屈辱,戰火遍布、民不聊生,中國人民的血性消磨殆盡,只要有人能夠給中國人明天多一口飯吃、口袋多一點錢,「明天能更好」,中國人就滿足了,中南海的共產黨位子可以做得更穩、權勢更大、中國人民不可能反抗和質疑。

大前研一還真是了解中國人的特性,這種特性,我們應該叫做「奴性」,在這樣的奴性之下,這20年以來,全世界還真的看到中國整個國度毫無血性,中國人真的只是為了多吃一口飯而馴服,他們還真的相信「民主不能當飯吃」,
甚至連那些共青團精心栽培的治理菁英,如胡錦濤、李克強、胡春華‧‧‧一干人等在「紅二代」和「太子黨」面前,也是唯唯諾諾,得過且過,只是為了明天還能多吃一口、口袋多拿一些‧‧‧真是「奴性」十足!

這樣的「奴性」,造就了習近平,也讓習近平威權日盛而自以為是,欠缺學識的習近平搞不懂太複雜的事理,「堅持到底就是勝利」這樣簡單的原則才是他能夠理解的範圍,於是,防疫的複雜科學他不懂,「動態清零、不躺平」就這樣把14億中國人封控了一千多個日子。

終於中國人發現飯沒得吃、錢沒得賺、連命都不保‧‧‧A4白紙雖然薄,可以已如同利刃般,割開集權統治的咽喉!


●作者:黃創夏/資深媒體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