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牙吃掛包」上熱搜!刈包注音不是ㄍㄨㄚˋ:打不出來

▲1/7補班適逢農曆「尾牙」日,「尾牙吃掛包」登上Google熱搜,因為注音輸入「ㄍㄨㄚˋ包」打不出刈包。(圖/取自徐天麟臉書)
▲1/7補班適逢農曆「尾牙」日,「尾牙吃掛包」登上Google熱搜,因為注音輸入「ㄍㄨㄚˋ包」打不出刈包。(圖/取自徐天麟臉書)

記者黃韻文/綜合報導

今天(1/7)是補班日,也是農曆習俗12月16日的「尾牙」日,民間習俗會在今天吃刈包,具有帶財、趨吉避凶的象徵。有趣的是,「尾牙吃掛包」登上今日Google熱門搜尋,超過1萬筆都是搜尋「掛包」,因為刈包注音輸入不是ㄍㄨㄚˋ包,怎麼找都打不出這個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人從小吃到大的小吃刈包,素有「台式漢堡」的美名,軟綿的麵皮對摺,包夾大塊滷肉,再加上酸菜、花生粉、香菜豐富層次,相當受到民眾歡迎,尤其在「尾牙」日當天,全台刈包店更是大排長龍。不過如果注音輸入「ㄍㄨㄚˋ」,怎麼打都打不出「刈」字。

▲「尾牙吃掛包」登上今日Google熱門搜尋。(圖/網頁截圖)
▲「尾牙吃掛包」登上今日Google熱門搜尋。(圖/網頁截圖)
刈包、割包還是虎咬豬?
在國語辭典中,「刈包」的正確注音是「ㄧˋ ㄅㄠ」,刈有割取、或是指割草農具的意思。根據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指出,正確寫法應是「割包」,發音正是「kuah-pau」,只是「刈」與「割」都是台語「kuah」的漢字俗寫,而刈包的外型就像被割開的饅頭,所以許多人都習慣使用刈字。

對於「刈」字注音是「ㄧˋ」,有網友中毒很深提到:「甄嬛傳裡面的血滴子,夏刈」,不少人則表示:「知道唸ㄧˋ,可這麼唸沒人理我」、「你去跟老闆說你要買ㄧˋㄅㄠ,看買不買得到」、「刈(ㄧˋ)包;台語ㄍㄨㄚˋ包」、「那個字不是唸ㄍㄨㄚˋ沒錯,但是食物唸ㄍㄨㄚˋ包,所以是字錯,不是唸錯」。

尾牙為什麼要吃刈包?
習俗上尾牙要準備三牲四果拜土地公求平安,而且也會吃刈包,具有招財、趨吉避凶的象徵。一種說法是刈包長得像錢包,裡面包料豐盛,象徵錢包滿滿,因此有吃刈包財源滾滾來的說法。另一種說法則是刈包又叫割包、虎咬豬,就像老虎張大口咬住一塊肥豬肉,而「虎咬豬」諧音近似「福咬住」,讓福虎咬掉這一年的不順與厄運,把壞事全都投入虎口解決,再咬住福氣和財運,在新的一年否極泰來

▲農曆12月16日也就是俗稱「尾牙」,不少民眾有吃「刈包」的習俗,一名網友上網詢問台北哪一間的刈包最好吃,立刻引起熱議。(圖/取自photoAC)
▲刈包外型像被割開的饅頭,又像虎口咬住豬肉,故稱「割包、虎咬豬」。(圖/取自photoAC)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