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跌倒肋骨斷7根 3D列印輔助手術治療減少併發症

▲胸腔外科醫師陳百璽表示, 3D列印輔助手術治療骨折可以減少併發症。(圖/醫院提供)
▲胸腔外科醫師陳百璽表示, 3D列印輔助手術治療骨折可以減少併發症。(圖/醫院提供)

記者金武鳯/綜合報導

肋骨斷掉不必忍受劇痛,積極的手術治療可減少併發症,告別「會呼吸的痛」。新竹馬偕醫院胸腔外科陳百璽主任表示,曾有長輩跌倒肋骨斷7根,透過手術治療與3D列印輔助,可縮短復原時間,從去年5月起嚴重肋骨骨折已納健保給付,都是病患的福音。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百璽主任分享案例,有位84歲的男性病患不慎在浴室滑倒,導致右側7根肋骨骨折,斷掉的肋骨傷及肺臟,造成氣胸及胸腔內超過500cc的出血。經過手術修補破損肺臟、清除積血,並使用肋骨專用鋼板固定斷裂的肋骨,術後疼痛感明顯改善,患者漸漸恢復咳痰力道,術後第二天,即能在家人攙扶下活動,五天後順利出院。

陳百璽主任分析,肋骨骨折常見於機車車禍及意外摔傷,尤其老人家肌力下降、平衡感差、反應慢,洗澡、半夜上廁所都可能跌倒,是摔傷導致肋骨骨折的一大族群,加上長輩常有骨質疏鬆的問題,有時一摔,肋骨就斷了好幾根。嚴重的肋骨骨折常合併胸腔器官損傷,如肺臟撕裂傷、橫隔膜撕裂傷,或胸腔內血管的受損等,增加疾病的嚴重度與治療難度。

「過往對於肋骨骨折的治療,基本上就是不會處理,慢慢就會好。」陳百璽主任表示,早期肋骨骨折極少需要開刀固定,主因是受限於醫材發展,以往沒有專用的固定版,大多採用保守治療與疼痛控制,慢慢等骨頭自然癒合。然而,斷裂骨頭的生長速度非常緩慢,一般而言,至少需3個月才能恢復8至9成,大大影響病患日常生活。

他指出,肋骨骨折引發的劇烈疼痛,症狀輕者造成生活不便,例如無法從事勞動、無法運動、講話會喘等;嚴重者甚至影響呼吸、咳嗽功能,導致肺炎或呼吸衰竭等,不容小覷。

以過去的保守治療方式,病患往往需要忍受長時間的痛楚及生活不便,「特別是老人家,骨頭的生長需要更長時間,更容易因為疼痛降低了活動力,痛到不想動,一旦臥床,併發症隨著增加,身體機能就會大幅下降。」

陳百璽主任表示,肋骨受傷會導致連鎖反應,「它會影響胸腔擴張度,造成吸氣吸不飽,連咳嗽都咳不出來。病人呼吸變喘,喘久了就可能呼吸衰竭。後續處理可能是幫病患抽痰、或是用機器輔助呼吸,但老人家一進到加護病房,問題就更多。」

陳百璽主任分析,如今較新的治療方式,是以手術植入鋼板的方式,將斷掉的肋骨銜接穩固。一方面,使用鋼板固定後,肋骨斷端不再晃動,能大幅減少疼痛感,另一方面,固定好的肋骨癒合時間,也能縮短一半以上,病患能在短時間內恢復日常活動,有效地減少併發症的發生率及住院天數,止痛藥的使用量也明顯地減少,「尤其對於老人族群,手術效果更是明顯。」

陳主任強調,目前透過3D列印技術輔助,可在術前模擬病患骨頭形狀,讓固定的鋼板符合病患肋骨形狀及彎曲度,除了縮短手術時間,還可讓術後的異物感降到最低。「通常病患手術兩三天後,傷口疼痛就會退了一大半,可以自由下床活動。骨板能永久與身體共存,不需再取出,只要回診追蹤兩、三次,注意不要再摔倒就好。」

他補充,自去年5月起,健保將部分嚴重的肋骨骨折(連枷胸)患者納入健保給付範圍,提供每位病患3根鋼板及18支骨釘,可大幅度地降低病患額外需要的花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