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恐「規模8」地震?氣象署發聲了 全台斷層「發震機率」一覽

▲0403花蓮強震後餘震不斷,不少專家提醒後續仍有較大規模地震會出現。(圖/氣象署提供)
▲0403花蓮強震後餘震不斷,不少專家提醒後續仍有較大規模地震會出現。(圖/氣象署提供)

記者張志浩/綜合報導

0403花蓮強震後餘震不斷,台灣大學地質系名譽教授陳文山指出,東部縱谷斷層中南段的奇美斷層、利吉–鹿野斷層及池上斷層北段,已經百年沒有發生規模7以上的地震,未來要小心,而透過台灣地震模型團隊研究,縱谷斷層未來50年確實有28%機率發生規模7至7.5地震,至於台灣是否有可能出現規模8以上地震,氣象署則闢謠,「地質構造來說,不太可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表示,撇除核爆、隕石撞擊等特殊原因,大部分的地震都是由斷層錯動產生,從歷史地震會發現,當「斷層的面積越大、滑移量越多」時,對應到的「地震規模」就會越大,國際上常用「地震矩」來描述地震,公式為「地震矩=斷層物質的剛性係數X斷層滑移量X斷層面積。」

▲氣象署表示,考慮台灣地質構造,不可能有規模12地震,也不太可能有規模8以上地震出現。(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氣象署表示,考慮台灣地質構造,不可能有規模12地震,也不太可能有規模8以上地震出現。(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地震測報中心說明,若單看公式和定義上,只要有無限長的斷層或無限多的滑移量,地震就有無限大的規模,但實際在地球上,斷層面積、能產生的滑移都是有限的,因此地震矩仍有上限;以斷層面積來看,即使有很寬的斷層,往下的深度還是會被地球的物理性質限制,隨著深度越深,溫度也會越高,當岩層變成像是黏土般,外力一推就變形,沒辦法累積能量、產生地震,因此,斷層面積很難無限的向下擴大。

地震測報中心指出,以台灣的地質構造來說,不太可能發生規模8以上的地震,更不用說過去曾有謠言會發生規模12的地震,以台灣本島上最長的車籠埔斷層為例,當時的斷層面積約為2000平方公里,根據地震矩規模的定義,如果要產生規模1 的地震,約要200兆公尺的錯移量,甚至已經超過一整個地球。

▲未來50年,全台44個未來有可能會發生地震的孕震構造及發震機率。(圖/台灣地震模型(TEM)研究團隊)
▲未來50年,全台44個未來有可能會發生地震的孕震構造及發震機率。(圖/台灣地震模型(TEM)研究團隊)
此外,由全台各地專家組成的「台灣地震模型(TEM)研究團隊」,過去就總計整理出44個未來有可能會發生地震的孕震構造,其中未來50年發生大於規模6.5地震機率達99%、大於規模6.7地震94%、大於規模7地震機率54%。

排除2018花蓮米崙大地震釋放的能量後,目前發震機率排名第一的是台南「中洲構造」,發生規模6.9以上地震機率為39%,而南宜蘭構造、中部的初香構造、台南六甲斷層等,發生規模6以上地震機率皆超過30%,縱谷斷層也仍有28%機率發生規模7至7.5地震。

更多「0422花蓮地震」相關新聞。

關鍵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