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為何分成有氧和無氧?高海拔的艱困環境吸引登山家自我挑戰

在高海拔的登山活動中,有氧和無氧2種不同的攀登方式代表不同的意義,圖為呂忠翰和張元植挑戰登頂K2。(圖/呂忠翰提供)
在高海拔的登山活動中,有氧和無氧2種不同的攀登方式代表不同的意義,圖為呂忠翰和張元植挑戰登頂K2。(圖/呂忠翰提供)

記者黃建霖/綜合報導

攀登海拔8000公尺以上的高山,需要具備出眾的體能,因此能夠順利攻頂是無上的榮耀和肯定。不過對於很多專業登山家來說,用什麼方式上去也很重要,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行程分成「有氧」和「無氧」,以此來區分其中的自力程度。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高原反應——或者俗稱「高山症」——人體在高海拔狀態中,血液中含氧濃度會降低,使身體出現一些變化。所以,一些健行或登山的運動員,在前往攀登高海拔山峰前,常常會在相對低海拔的地方鍛鍊或進行高度適應,去調整呼吸不順和耐力下降的情況,等身體經過幾天時間適應後再啟程。

也因為如此,一些登山者在進行攀登時,使用攜帶式氧氣瓶,透過設備面罩吸氧,讓自己處於一個比較安全的身體狀態中。當然,也有人出於自身堅持,選擇不借助外力的方式——也是無氧方式,去經歷大自然更嚴苛的挑戰。

在登山界,無氧攀登雖然不是人人所追求的目標,但卻是所多登山家對於登山哲學自我探詢和挑戰極限的一種方式。像是台灣登山家呂忠翰就認為,這是一種自己會「自然而然選擇」的攀登方式,因為他更喜歡依靠個人力量來攻頂,不想攜帶太多非必要的東西來進行輔助。

▲台灣登山家呂忠翰登上干城章嘉峰。(圖/橘子關懷基金會提供)
▲台灣登山家呂忠翰登上干城章嘉峰。(圖/橘子關懷基金會提供)
不過想要無氧攀登如果沒有受過嚴苛的訓練,可一點都不容易,因為在海拔8000公尺以上的高峰,空氣含氧量僅平地的1/3,在劇烈運動又氧氣不足的情況下,往往會使登山者的腦筋變得遲鈍,判斷力也會跟著下降,在瞬息萬變的雪山上,這是極為致命的殺手。

近期台灣社會對於無氧攀登因為大量的登山哲學討論,而有了更多認識。不過採用有氧、或是無氧登頂,純粹是個人選擇,其中並無道德或是區分高低的因素存在。雖然無氧攀登無疑難度更高,但登山活動更多在於自我實踐,在自身能力考量下做出最好的決定、一步步地踏上顛峰,無論是否吸氧,都已經是一種成功。

▲呂忠翰曾登上安納普納峰。(圖/橘子關懷基金會提供)
▲呂忠翰曾登上安納普納峰。(圖/橘子關懷基金會提供)
橘子關懷基金會簡介

敢冒險的年輕人是台灣進步的力量!橘子關懷基金會期許成為年輕人勇於冒險推手,打開冒險的各種想像、提供冒險支持和機會,並讓年輕人具備挑戰自己的能力。冒險行動可以失敗,但不能不嘗試,將想像力化為行動力,為社會注入正向積極的力量。

2008年成立以來,橘子關懷基金會持續以大夢計劃與夏日學園Summer School,推動冒險教育,聚集青年夢想家們一起完成許多驚人計劃。突破舒適圈,迎向未知的挑戰,將冒險精神的價值落實於生活中。

橘子14頂峰挑戰支援計劃:

台灣登山家呂忠翰(阿果)2013年首次攀登八千公尺高峰,世界第13高峰 - 迦舒布魯II (Gasherbrum 2, 8035m),是台灣人首次在喀喇崑崙山脈登頂。

冒險的腳步沒有停止。阿果繼續挑戰14座八千頂峰,已完成7座登頂,創下台灣登山史紀錄。2019年K2雖未成功登頂,仍不放棄,要親身邁向世界級冒險,更要將所見所學與冒險精神帶回台灣。

橘子關懷基金會倡議冒險價值,完成征服北極、前進南極點挑戰後,贊助阿果八千頂峰攀登計畫,進行世界第三極 – 極高挑戰,完成九座八千頂 峰攀登計畫 。冒險的一小步,人生的一大步,讓敢冒險的年輕人成為台灣進步的力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