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排放是全球永續目標,攸關產業競爭力,能源供給端減排,也是各國淨零碳排的重要路徑,許多企業積極在新興能源領域布局。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今(2)日也在「2023 台新淨零電力高峰論壇」,分享集團綠電轉型策略,從能源的產生、傳輸、轉換、儲存到管理的完整「能源鏈服務」的佈局經驗,亦看好台灣深層地熱的潛在能源開發及儲能科技發展,尤其能源使用智慧化、效率化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最後,他也談到大亞集團的企業精神「早一步做好自然就好」,在所有要求、壓力來臨前,早一步布局掌握機會,相信會有更好的結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沈尚弘說,大亞集團已成立68年,從電線電纜起家,但為何會與綠能轉型有關,主要是在2012、2013年面臨瓶頸,重新定位事業範疇,電線電纜簡單來說,就是做能源傳輸,漆包線做能源轉換,除能源傳輸及轉換之外,也發現能源的儲存到管理是很重要的議題,希望提供「能源鏈管理」服務,進一步發展綠能、再生能源,在2015年更定下3大遠景,除要做能源串接領導品牌,就是「能源鏈」的觀念,還要做友善環境的美麗家園推手,還有做員工、客戶、股東及社會信賴的企業。他說,那時沒人談ESG,可是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就已將ESG精神放入集團遠景及使用。

沈尚弘也透露,大亞不是一開始就做太陽能,在2012年12月先參與了台灣離岸風電示範機組的標案,但沒機會進入這領域,後來試著與法國公司合組做區塊開發合作,希望在離岸風電大力擴展時可拔得頭籌,但因種種考量最後決定捨棄。

不過,他說,大亞在天然氣電廠投資非常早,1992年就是台灣汽電共生公司的原始股東,2000年投資在山上森霸電力,今年董事會也決定投資九崴電力,就如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所說,現在做電廠需有很大耐心及很大努力才能完成,但也因綠電所帶來的機會,大亞集團陸續進行布局,之後更投入太陽能,與客戶聚恆科技2014年成立大亞綠能,進行太陽能開發,2016年台南第一座太陽能電廠正式啟用,2019年心忠電業在學甲將魚塭養殖地目變更建置太陽能電廠,至今累計已有62座太陽能電廠,總共207MW裝置容量,開發中容量250MW,預定2023年陸續併購,2025年目標太陽能併購或建置中達到450MW。

不只銷售綠能,大亞集團也自發自用,在自己場域蓋太陽能電廠。沈尚弘說,「我們不敢隨便講RE100」,這是很崇高、也是很辛苦的目標,對企業成本也是很大的挑戰,但我們會朝RE100目標慢慢前進,未來會朝更大型漁電共生太陽能電廠發展,他也看好台灣深層地熱,包括海洋潮汐、波浪及洋流,這些都是潛在能源機會,未來也會持續關注這方面的技術發展。

除了發電,在能源傳輸部分也有很多商機,他表示,除超高壓電力電纜的傳輸商機,大亞集團也是很重要的太陽能電纜供應商,而台電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主要是要把台灣電纜分散化、強固化及防衛化,也有很多綠能衍生的機會。

在能源轉換及儲能部分,他也指出,在智慧儲能供應鏈扮演的角色,大亞集團除做電池管理系統、能源管理系統,也做升壓站、儲能系統整合、電力交易等不同布局。他亦看好未來儲能科技發展,例如電化學的儲能等,也是未來大亞研究的方向。

不僅如此,沈尚弘也提及能源管理,在傳輸、轉換、儲存之外,再來就是如何使用能源,相信未來會看到能源使用智慧化及效率化,未來應該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如何有效及有智豐使用能源,大亞有投資布局。

最後,他也強調,要做太陽能發電案場的開發,就是要做負責任的開發,這跟大亞集團其中一個遠景,即要做員工、客戶、股東及社會信賴的企業這個願景是有關係的,不能只考慮自己,還考慮所有利害關係人,要拿到「社會執照」,才能得到建設電廠的執照,他更提到大亞集團的企業精神「要早一步做好自然就好」,在所有要求、所有壓力來臨前,早一步去布局掌握機會,相信會有更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