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肉粽」遇到要迴避!驅邪儀式解密 這習俗超渡亡靈藏洋蔥

▲雲林縣口湖鄉的牽水(車藏)祭典,是臺灣規模最大的水難祭儀。(圖/翻攝自台灣宗教百景)
▲雲林縣口湖鄉的牽水(車藏)祭典,是臺灣規模最大的水難祭儀。(圖/翻攝自台灣宗教百景)

記者鍾怡婷/綜合報導

台灣百年習俗儀式多,其中「送肉粽」的傳統送煞儀式,由於隊伍經過的路線生人勿近、不得對視,否則容易厄運纏身,因此儀式舉辦公告經常引發網友熱議,事實上除了「送肉粽」外,還有「牽水狀」都是台灣習俗中,用來超渡死於非命亡魂的傳統儀式,由於大多選在深夜進行且生人迴避,因此成為不少國產恐怖片的靈感來源,不過「牽水狀」儀式,相較於送肉粽,禁忌限制較少,其中雲林縣口湖鄉的大型牽水狀儀式,背後起源更是藏有洋蔥。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較常見的「送肉粽」是起源於彰化沿海地區的傳統送煞儀式,以「肉粽」暗喻上吊死者類似肉粽般用繩綁住吊著,因此死後怨氣最重,會尋人為替以求自己超度轉世,若未將亡魂送至水府審判,該地區將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有人上吊自殺,就像肉粽一樣一整串的掛著,所以藉由法會將繩索、其固定的物品(代表吊死鬼的冤魂)送至海邊,或是在河流的出海口焚燒,代表押送至水府審判,以達驅邪送煞之效。

▲數以千計沿著公路排列的水狀,場面十分壯觀。(圖/記者蘇榮泉攝,2019.07.10)
▲數以千計沿著公路排列的水狀,場面十分壯觀。(圖/NOWnws今日新聞資料照)
至於「牽狀(藏)」分為,「牽水狀」、「牽血狀」,是用來超渡溺死、大量出血亡者的儀式。台灣目前最大規模的水難祭儀,是位在雲林縣口湖鄉的牽水(車藏)祭典,也是全臺唯一因實際歷史事件而流傳下來的民俗祭典。

根據臺灣百景紀錄顯示,道光25年(1845年)臺灣西岸發生「六七水災」,台灣西南部遭逢颱風侵襲,傍晚雷雨大作,以致濱海村落罹難者達數千人,死傷人數約有3000人(民間說法為7000人),口湖鄉居民為緬懷及超渡先人,每年農曆6月7、8日舉辦牽水(車狀)儀式,並且到了民國97年,口湖牽水(車狀)由雲林縣政府登錄為地方無形文化資產。

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記載,牽狀的儀式過程,由廟方設置二支狀於會場,由主事者家人穿喪服,在亡魂被牽引上來之際,狀會強烈的上下跳動,直至此狀被拔起。此時,主事者家人會被亡魂附身,與死者家屬對話並交待事情,結束後,廟方人員協助將被附身的人恢復正常。

▲彰化北斗今晚9時至11時將舉行「送肉粽」儀式,路線將一路送至西螺大橋。(示意圖/《馗降2》劇照、華影國際提供)
▲送肉粽是上吊自縊身亡,台灣習俗傳言上吊亡者煞氣強烈,才需要透過送肉粽來超渡化煞,而其他死亡原因的亡者煞氣沒有那麼強烈。(示意圖/《馗降2》劇照、華影國際提供)
雖然牽狀(藏)不像送肉粽經常受到民眾討論,從事儀式法會工作的曹育齊道士表示,該習俗目前台灣各地都還是能見到,但不像送肉粽儀式範圍廣泛,會一路將儀式物品送往海邊,而是按造地區不同定點在廟宇、事發地點結束儀式,主要是因為送肉粽是上吊自縊身亡,台灣習俗傳言上吊亡者煞氣強烈,才需要透過送肉粽來超渡化煞,而其他死亡原因的亡者煞氣沒有那麼強烈,牽狀(藏)並非送煞儀式,主要是超渡、救贖亡靈。

由於牽狀(藏)儀式不像送肉粽煞氣強烈,因此一般人若是撞見牽狀(藏)儀式現場,就當作見到一般的傳統習俗,保持敬畏之心走過即可,不像送肉粽除了一般民眾盡量迴避外,參加者也有不能戴項鍊、不開門窗、不脫隊、不叫姓名、不能轉頭等禁忌。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民俗說法僅供參考,切勿過度迷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