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農漁村邁入超高齡化困境 農委會推綠色照顧政策

▲農委會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從107年邁入高齡社會,預估於114年成為超高齡社會,其中農牧戶管理者平均年齡111年更是已達64.44歲。(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農委會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從107年邁入高齡社會,預估於114年成為超高齡社會,其中農牧戶管理者平均年齡111年更是已達64.44歲。(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記者黃仁杰/台北報導

農委會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從107年邁入高齡社會,預估於114年成為超高齡社會,其中農牧戶管理者平均年齡111年更是已達64.44歲,顯示農漁村相較全國高齡化情形更加嚴峻,農委會考量我國農村人口結構老化、農村生活機能及醫療系統缺乏、產業發展需要轉型等因素,將以「產業促進為目的,健康促進為核心」落實推動綠色照顧政策,以建構共融自主的高齡農村社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農委會為提升農村高齡者生活品質,從76年開始調查農村高齡者需求,80年起以終身學習理念組成自主性互助組織,自90年起輔導偏鄉農會辦理農村社區生活服務中心,提供電話問安及健康諮詢等服務。另於99年成立輔導高齡創新學習班,以「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鼓勵多元學習;104年結合在地農產及鄰近社區,透過食材加工處理及製備、為阿公阿嬤送餐共食,至109年起輔導全國各農漁會成立綠色照顧站,彰顯農業多功能價值。

綠色照顧政策以聚焦農村高齡者、自助互助共助、在地場域及人力、世代共融等目標,並讓綠色照顧成為產業及世代溝通交流的橋樑,達樂活及活躍老化為目標,以公私力合作專案輔導計畫推動,結合既有計畫及社區資源,鼓勵因地制宜推動綠色照顧服務。

累計至今(2023)年,農委會已輔導全國113家農會及8家漁會,共計121家農漁會以既有據點及空間,成立綠色照顧站210班,農村生活機能及醫療系統普遍較都會區遲落,以65歲以上農漁村長者為服務對象,運用農會既有的空間,提供農業服務、食農教育及簡單的預防保健知識,並提供增能培訓機會,鼓勵發展符合各地需求及產業發展之特色服務,期綠色照顧政策有助促進產業及農村人口之永續發展及運用。

農漁會執行計畫以活化農漁村產業及人力,鼓勵高齡者發展自助、互助、共助精神,成為志工或講師,參與農村事務,甚至青銀共創事業等,使農漁業之產業傳承及促進,並透過綠色照顧站點之建置,促進農業推廣教育跨年齡及跨專業交流及合作,在地人培養在地人,更服務及傳承在地人,農村及農漁會能更加永續發展,讓高齡長者獲得妥善的照顧。

最後,持續擴展綠色照顧站點,輔導農漁會永續經營;運用在地多元人力資源辦理綠色照顧,輔導農村之高齡人口並視為農村重要人力資源,鼓勵全國各農漁會持續響應及加入,落實幸福農村之大願。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