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猖獗!假公務機關扮檢警佔多數 刑事局:6旬長輩易受害

▲日前1名陳姓家管在手機接獲歹徒以辦貸款為由,3週內遭騙近1000萬元。(示意圖/翻攝photoAC)
▲日前1名陳姓家管在手機接獲歹徒以辦貸款為由,3週內遭騙近1000萬元。(示意圖/翻攝photoAC)

劉建邦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8日電)刑事局今天表示,統計去年詐騙案,假冒公務機構佔多數,皆為60歲長輩受害,1名陳姓家管在手機接獲歹徒以辦貸款為由,3週內遭騙近1000萬元,呼籲接獲不明來電要提高警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刑事局發布新聞資料指出,統計去年假冒公務機構(公務員)詐騙案,1個月約100件,排名詐騙案前5名,被害人平均皆為具經濟能力的60餘歲長輩,每次財損達新台幣百萬元以上,民眾應多提醒父母及年長親屬,接獲陌生號碼要提高警覺。

刑事局分析假公務機構詐騙案手法包含假冒公務機關及檢警,提及偵查不公開要被害人不得對外透露等。

警方說,歹徒先假冒公務部門、電信公司或健保局人員等單位,稱被害人身分遭冒用、健保卡遭停卡、申辦電信及欠繳電話費或向銀行貸款。

刑事局表示,事後由假警察接手,聲稱被害人涉刑案、人頭帳戶、詐欺共犯等,提到偵查不公開要當事人不得透露。電話會轉給假檢察官、假法官,稱被害人身分遭冒用,且提到監管帳戶等字詞,最後由車手持假地檢署拘票等公文取款。

1名住在中部地區約50餘歲陳姓家庭主婦,日前從手機接獲自稱是某銀行客服來電詢問是否申請20萬元貸款,被害人回應無此事,事後被告知可能是個人資料遭冒用,可協助轉給165專線員警。

陳姓被害人事後被假員警告知因個資外洩被冒用,涉及刑案且基於偵查不公開,需由檢方協助,假檢察官則告知需監管帳戶,要被害人至銀行辦理網路銀行及約定帳戶,並提供帳號密碼保管,被害人未查證,3週內遭騙近1000萬元。

刑事局指出,檢警不會監管帳戶及收現金和存簿,或用電話做筆錄、傳真公文等,接獲不明來電,提到身分遭冒用等關鍵字就是詐騙,可查詢165反詐騙官方網站及臉書(Facebook)或撥165諮詢。(編輯:張銘坤)1120708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