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溼度飆升洞窟塌?官方澄清:沒有的事

▲有報導指位於河西走廊的敦煌莫高窟出現「溼度飆升、山洪和洞窟塌方」等情形,中國國家文物局官員則說並無上述狀況。(圖/翻攝自微博)
▲有報導指位於河西走廊的敦煌莫高窟出現「溼度飆升、山洪和洞窟塌方」等情形,中國國家文物局官員則說並無上述狀況。(圖/翻攝自微博)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北京29日電)氣候變遷正影響著全球每個角落,有報導指位於河西走廊的敦煌莫高窟出現「溼度飆升、山洪和洞窟塌方」等情形,中國國家文物局官員則說並無上述狀況。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報導指氣候變遷正在影響敦煌莫高窟,部分媒體更引述稱「山洪、洞窟塌方、溼度飆升已經在發生」。外界關切有關部門是否注意到這些問題對莫高窟文物保護可能帶來的潛在危險,以及如何有效因應氣候變遷。

對此,中國國家文物局文物古蹟司司長鄧超近日在北京舉行的記者會指出,敦煌莫高窟位於西北乾旱地區,文物材質特殊,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敦煌研究院長期持續關注、監測、研究莫高窟所在區域的氣候變化。

鄧超說,30多年來的監測數據顯示,莫高窟所在區域年均降水量約40毫米,以小雨和中雨為主,大雨和暴雨僅曾出現6次。莫高窟所在區域氣候整體呈暖乾化趨勢,最近數十年來也未發生過洞窟坍塌現象。

對於因應氣候變化具體措施上,陸媒中新社引述鄧超說,一方面透過薄頂洞窟加固、安裝窟門等保護工程,已全面解決雨水滲入洞窟問題,減緩了洞窟內微環境受外界氣候變化的影響。

另一方面,透過全方位監測,及時掌握洞窟內溫度溼度變化情況,據此實施動態開放管理,確保也實現了洞窟內微環境長期處於安全閾值範圍內。

同時,鄧超提到,國家文物局與氣象部門密切合作,建立健全暴雨洪水預警體系和突發洪水應急指揮平台,提早獲知氣象變化數據,有效預判突發天氣,及時採取應急預案和防護措施。(編輯:吳柏緯)1120729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