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健康/夏天小心食物中毒!醫教4招保命 理想加熱溫度快記

▲夏季高溫容易讓食物出現變質、病毒入侵的情況,導致人吃下肚後出現食物中毒、嚴重腹痛、拉肚子等狀況。(示意圖/記者陳明中攝)
▲夏季高溫容易讓食物出現變質、病毒入侵的情況,導致人吃下肚後出現食物中毒、嚴重腹痛、拉肚子等狀況。(示意圖/記者陳明中攝)

記者張志浩/綜合報導

夏天炎熱的天氣,除了要注意身體是否因高溫產生不適外,吃下肚的食物更是要小心謹慎。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提及,台灣出現食物中毒的案例多半都在夏季發生,汙染源以「細菌中毒」為主、其次為「病毒」及「天然毒素」,細菌性食物中毒以「仙人掌桿菌」及「金黃葡萄球菌」最常見。包括肉製品、沙拉、糕點等都是常見的食物中毒來源,民眾夏季務必做好對食物的安全措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顏宗海指出,一般民眾如果吃到微生物汙染的食物,可能會引起急性腸胃炎,常見的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甚至發燒,多數人只要服用腸胃道藥物就可康復。但對免疫力不好的族群,包括老年人、幼兒、懷孕婦女,或糖尿病、肝硬化等疾病患者,嚴重的腸胃炎可能會合併脫水、電解質不平衡、代謝性酸中毒、敗血症,造成生命危險。

顏宗海提醒,許多細菌在攝氏7至60度皆能生長繁殖,因此保存低於攝氏7度可抑制微生物孳生,加熱高於攝氏70度可徵底殺菌。平時也要配合4項措施防範病毒入侵。

🟡徹底清潔:微生物存在廚房各角落,因此準備食物前中後,都要徹底清潔雙手及餐具、砧板和檯面。

🟡生熟食分開:生食、熟食要避免使用同一個砧板,購買及保存時不要靠在一起。

🟡加熱完全:食物要徹底煮熟,才能殺死有害微生物。

🟡冷藏保存:熟食要在1至2小時内吃完,若吃不完須盡快冷藏,才能避免微生物汙染食物。

▲對於部份租屋族而言,小冰箱是用不太到的電器。(圖/Pexels)
▲在夏季時,熟食應在1至2小時内吃完,若吃不完須盡快冷藏,才能避免微生物汙染食物。(示意圖/Pexels)
顏宗海說明,仙人掌桿菌可產生內毒素,造成食物中毒,適宜的生長溫度為攝氏30度,並在攝氏10至50度都有繁殖能力。臨床上,仙人掌桿菌造成的食物中,可分為「嘔吐型」及「腹瀉型」,嘔吐型的潛伏期0.5到6小時,而腹瀉型的潛伏期約為6到15小時,病程皆是24小時上下。常見引起中毒的食物,包括米飯等澱粉類食物,以及烹調過的熟食,如湯品、肉製品、蔬菜等。

金黃色葡萄球菌外觀形似一串葡萄,可產生毒素,造成食物中毒,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攝氏35至37度,潛伏期1到7小時,症狀會持續24小時到數天。各類食物皆有可能引起金黃色葡萄球菌中毒,包括肉製品、乳製品、沙拉、糕點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