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破產歹戲只會越來越糟 紐時:就像慢動作播放的火車對撞事故

▲《紐約時報》表示,恆大尋求破產保護債務重組的最後身影就像一場慢動作播放的火車對撞事故,狀況只會越來越糟,一切能夠起死回生的希望似乎都不復存在。(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紐約時報》表示,恆大尋求破產保護債務重組的最後身影就像一場慢動作播放的火車對撞事故,狀況只會越來越糟,一切能夠起死回生的希望似乎都不復存在。(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記者倪浩軒/綜合報導

中國恆大集團今年7月公布財報,2021年、2022年共虧損8000多億人民幣,總負債2.447兆人民幣,嚴重資不抵債,於8月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想要尋求債務重組。但隨著創辦人許家印涉嫌違法遭警方採取強制措施、恆大多位核心成員被帶走調查,《紐約時報》表示,恆大的最後身影就像一場慢動作播放的火車對撞事故,狀況只會越來越糟,一切能夠起死回生的希望似乎都不復存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恆大曾被譽為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但在快速擴張中也造成了許多問題,隨著中國政府開始打擊債務、限制房市潛在的系統性風險後,恆大成了中國房地產泡沫化的象徵,不計後果的大量舉債和過度建設,最終付出了慘痛代價。

恆大上月在美申請破產保護,走上典型的債權人債務重整之路,但是有兩個問題橫亙在恆大面前。首先,恆大與海外債權人的談判並不順利,中國房地產銷售下滑給恆大的現金流帶來壓力,上週恆大取消了與債權人的一系列會議,先是說因為銷售不如預期,接著又稱因為遭到調查,集團目前無法滿足新票據的發行資格,要重新評估研議債務重組的條款。

再來,隨著許家印與多位集團高層捲入涉嫌犯罪行為被帶走調查,恆大集團股票在香港證交所已被停牌,集團本已所剩不多的殘值再度崩跌。在這樣的情況下,恆大想與海外債權人達成債務重組的協議,變得非常困難。

《紐約時報》認為,恆大的崛起是順應了中國城市化進程創造出的巨額需求,但是恆大那種高度槓桿、負債借錢快速擴張的商業模式,在市場進展順利時或能表現出色,一旦政府加強監管,就會面臨崩潰。

《紐約時報》指出,恆大並非個案,中國當局處理恆大的態度,可能預告了其他房地產開發商的命運,像是碧桂園也已處於搖搖欲墜邊緣。另外,恆大集團所積欠且無法償還的鉅額債務,在中國經濟衰退的現在,也成為整個經濟體系的沉重負擔。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