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人才不足!柯文哲就算勝選也是少數總統 推內閣制難度高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主張當選後組聯合政府、實施內閣制。(圖/記者呂炯昌攝)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主張當選後組聯合政府、實施內閣制。(圖/記者呂炯昌攝)

記者呂炯昌/特稿

2024總統大選進入倒數階段,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主張當選後組聯合政府、實施內閣制等政見,但實施內閣制必須修憲,我國修憲門檻高,若不能獲得藍綠支持,恐怕實施內閣制難度極高。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內閣制國家元首通常為「虛位元首」,在國會選舉後,會由多數黨領袖接受國家元首的任命,擔任總理或首相,掌握國家實權的是總理或首相。內閣制國家多為君主立憲國家,如日本、泰國、英國、比利時、丹麥、挪威等,由於內閣制起源於英國,被英國殖民過的國家,例如印度、巴基斯坦、加拿大、紐西蘭、澳洲,也都是實施內閣制。

內閣制特色是內閣閣員大多由國會議員兼任,與行政與立法分立的總統制度不同,內閣制行政與立法是一體,且由多數黨領袖組閣,因此立法效率高,而內閣制的在野黨可以組成「影子內閣」,對相關部門的議題嫻熟,若執政後就能上手,不會有總統制經常有總統與閣員上任後缺乏行政經驗、政治歷練的缺點。

但內閣制也不是沒有缺點。內閣制的國會議員有形式上的任期,但總理或首相常會因政治局勢判斷而提前選舉,所以選舉期間不像總統制是固定的,如果政策推展不利,內閣總理或首相可以依法向國家元首提出解散國會,要求重新改選。1990年代經濟泡沫化後,日本首相更換頻繁,1989至2019年間換了17個首相,有的只當了3個月就下台,最長兩位是小泉純一郎(1078天),安倍晉三則是兩任首相任期當了3188天。

英國在2019年公投決定脫歐後,經濟因高通膨等因素陷入衰退,執政黨民調低落,執政的保守黨只能一直換黨魁,但是始終無法解決經濟問題。

由於內閣制的執政黨在國會中具有多數優勢,可以順利通過法案,但也可以利用優勢打壓少數黨,在野黨難有施力點,內閣制較總統制容易發生專制情況。因此柯文哲認為內閣制能解決當前台灣政治一黨獨大問題,其實並不正確,因為也可能產生一黨長期執政的弊病。

台灣要推動內閣制,首先要修憲,為了避免憲法任意更動,我國的修改非常高,須經立法院立法委員1/4提議,3/4出席,及出席委員3/4決議,提出憲法修正案,並於公告半年後,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之半數,才算通過。以2020年總統大選選舉人總額1931萬1105人來計算,要通過修憲,需要965萬5553張有效同意票,門檻極高。

台灣目前面臨中國嚴峻政治與軍事威脅,為以利政局穩定與國家發展,國家需要一個有實權的元首領導,而不是內閣制的虛位元首,要說服台灣民眾4年選一次總統與立委,改成不定期大選,要費相當大的唇舌。

柯文哲提出組聯合政府、內閣制的政見,主要是基於民眾黨人才不足,即便選上總統後民眾黨在立院也是少數黨,所以需要聯合國民黨來執政,內閣制國會議員能夠兼任政務官,給予更大的人事安排空間,能夠解決民眾黨缺人才的問題,但是不顧當前台灣面臨的安全環境、不顧現階段的民主穩定成果,盲目追求內閣制反而是一件危險的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