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ard驚傳遭檢警搜索!10年前盛況曝光 眾揭「最大敗筆」可惜了

▲Dcard近日驚傳被檢警大動作搜索,因為警方接獲大量詐騙、妨害名譽、違反兒少法的案件。(圖/Google評價@Dcard)
▲Dcard近日驚傳被檢警大動作搜索,因為警方接獲大量詐騙、妨害名譽、違反兒少法的案件。(圖/Google評價@Dcard)

記者張嘉哲/綜合報導

社群平台Dcard最近驚傳被檢調搜索,根據《週刊王CTWANT》報導,警方陸續接獲全台多起民眾報案,指其涉及詐騙、兒少、妨害名譽等案件,於是檢警派員在11月到台北市大安區的「Dcard總公司」進行大動作搜索,引發熱烈討論。事實上,就有不少Dcard用戶討論過「Dcard經營模式的轉變,以過去跟現在相比,已經失去原本的初衷」,導致版面上出現許多怪奇的文章內容。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Dcard用戶在板上曾貼文指出Dcard從最開始到現在的模樣,已經不是當初大學生專屬的匿名軟體,很多版都有不少問題,考試版變成戰校版,時事版變成藍綠鬥爭版等等,感覺官方也有很多都沒處理,個人覺得我應該沒多久就會放棄Dcard這個程式了」。

▲Dcard從2011年成立至今已經有12個年頭,不過不少初代用戶認為Dcard的生態已經改變。(圖/翻攝Dcard)
▲Dcard從2011年成立至今已經有12個年頭,不過不少初代用戶認為Dcard的生態已經改變。(圖/翻攝Dcard)
貼文曝光後,不少Dcard用戶都相當認同表示「我也是蠻討厭放寬註冊標準這點欸,一堆牛鬼蛇神都跑進來」、「一開始的Dcard真的讓人超懷念....現在連國中生、長輩都能註冊,整個走鐘」、「一堆國高中生、還有一群老阿姨老阿伯,真的覺得Dcard被污染的很嚴重」、「版面越分越多,完全無法聚焦,族群全面開放真的失去初衷」、「我覺得讓曾經的大學生註冊就算了,讓國高中生用真的很失去意義」。

事實上,Dcard在2011年成立,創辦人兼執行長林裕欽2020年還曾入選美國《富比士》雜誌30歲以下精英榜,原本Dcard最初是台大、政大學生聯誼交友網站,「D」為「Destiny」意即宿命,後來轉為開放全台大學生申請註冊,到2016年底時,Dcard的會員人數就超過200萬餘人,但隨著網路社群興起,Dcard又再度放寬註冊標準,變成開放形式的社群平台,如同臉書、IG那樣全方位活化,使用的人當然也越來越多。

▲Dcard在早期的文章數破萬文章相當多,是大學生抒發心情、分享趣事的天地。(圖/Dcard)
▲Dcard在早期的文章數破萬文章相當多,是大學生抒發心情、分享趣事的天地。(圖/Dcard)
而《NOWnews》記者本身也是Dcard的用戶之一,大約是2014年左右開始使用,當時候的盛況是可以看到各大學校的大學生每天分享有趣的事件,如果有使用Dcard的人都知道,當時候有所謂的「紫爆」,就是當文章數量突破萬讚時文章前端圖示就會出現「紫爆讚數」圖案,如果破千則會呈現「橘黃色讚數」圖案,相當的懷念。

甚至在2016年時,有Dcard用戶跟朋友打賭「超過10個讚就請吃飯」,結果讚數衝到破紀錄14萬多,圖案直接「紫到發黑」,當時候在大學課堂上有不少同學都在議論這件事。而回到現今的Dcard生態,雖然開放多元性言論是好事,但是版面許多議題都無法聚焦,單篇文章就會被刷好幾篇,過去那種破萬讚的文章也是相對減少非常多,只能說現在的Dcard對於第一代使用者來說,肯定還是覺得少那麼一味,也會覺得這個「專屬大學生」平台特性消失非常可惜。

▲在Dcard隨便搜尋關鍵字,可以發現熱門的文章按讚排序,都是幾年前的文章,現在Dcard的議題度因為文章數量太大,很難聚焦。(圖/翻攝Dcard)
▲在Dcard隨便搜尋關鍵字,可以發現熱門的文章按讚排序,都是幾年前的文章,現在Dcard的議題度因為文章數量太大,很難聚焦。(圖/翻攝Dcard)
然而Dcard這次被檢警搜查,要求檢視會員個資追查不法的部分,Dcard也回應表示「一直以來都依循個資法及相關法令規範,積極配合執法機關來函調查,根據執法機關來函的資料調取範圍,會有相對應的調取標準,並在各案件上持續與執法機關互動,努力在保障用戶資訊隱私權的前提下,協助執法機關偵辦案件,並確保良好的法治與站上討論氛圍」。

Dcare強調「在執法機關有按法定流程揭示必要文件的前提下,我們皆配合提供執法機關相對應資料。作為台灣有影響力的社群,我們也會持續在用戶資訊隱私權與協助司法調查這兩個重要價值中找尋最適方式,致力於增進社會福祉,謝謝各位的關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