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如小孩!1.8萬人交通隨堂考 半數大人這題都答錯

▲遠通電收攜手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uTagGo App與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與共同推出「交通安全小學堂隨堂考」,透過537所小學和線上問卷廣邀近1.8萬人填答。(圖/遠通電收提供)
▲遠通電收攜手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uTagGo App與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與共同推出「交通安全小學堂隨堂考」,透過537所小學和線上問卷廣邀近1.8萬人填答。(圖/遠通電收提供)

記者許若茵/台北報導

遠通電收攜手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uTagGo App與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與共同推出「交通安全小學堂隨堂考」,透過537所小學和線上問卷廣邀近1.8萬人填答,結果發現僅有5成多的大人知道在馬路對面呼喊小朋友恐會發生危險;另外還發現,小學低年級學童有兩成不熟悉行人號誌,以及兩成學童感到上下學的路不夠安全,並直言「許多車輛不遵守交通規則」,以及反應校區旁人行道經常被佔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眾組問卷結果呈現,大人的道安知識盲點比學童更大,包含視野死角、大型車輛安全等問題,答錯率都高於學童。靖娟基金會表示,從本次問卷結果來看,成人的道安常識較學童更不足,可能導因於成人的成長過程中甚至沒學過交通安全教育,對於正確或有系統的道安教育也相對欠缺。遠通電收則表示,本次問卷結果,可做為遠通本身及各界推廣道安時參考與運用,並將持續秉持交通本業推動道安公益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對比問卷中相同題目,「視野死角」題目,中高年級學童答錯率僅9.3%,大眾組答錯率卻高達17.8%;而「在路上騎自行車時,看到大型車在前方準備要右轉,可以怎麼做?」題目中,大眾組竟有48.3%民眾答錯,選擇「於左後方保持適當距離」,尤以26歲以上族群選答比例最高,答錯率遠高於學童組24.2%。

靖娟基金會也指出,由於自行車在未劃設慢車道的道路應靠右側路邊行駛,因此應「在大型車右後方並保持適當距離」,也提醒自行車騎士,勿並行於大型車旁騎乘,汽車駕駛人更須仔細查看,保護騎士的通行安全。
除此之外還發現,有15%民眾認為僅駕駛人須配戴安全帶,對正確使用安全帶的觀念仍須加強。

最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家長對於學童的道安教育與日常落實中,竟僅有56.8%民眾意識到馬路對面呼喊孩子是錯誤行為。靖娟基金會提醒,因孩童認知尚待建構,如家長、親友於道路對面側直接呼喊孩子,容易讓孩子聚焦在呼喊者,進而不顧交通狀況直接穿越馬路造成憾事。

遠通電收與靖娟基金會過去四年連續製作並推廣「兒童道安數位輔助教材」影片,期待透過易讀影片潛移默化,讓學童更了解道安知識。今年則匯集過去道安影片教材並與uTagGo App推出停車場安全教材,透過「2023交通安全小學堂」線上道安有獎徵答活動,針對國小學童、社會大眾推出三份問卷,搭配生動解題影片,讓老師、家長與學童都能在問答中複習正確道安知識,吸引超過537所學校、超過1.8萬人填答。

問卷中也特別詢問學童對台灣交通安全的感受度,結果發現仍有約2成學童感到上下學的路不夠安全,即便交通新法上路,仍有許多學童直言「許多車輛不遵守交通規則」,更提及校區旁人行道被佔用等情況。

除此之外,雖然問卷可能由老師、家長帶領填答,但低年級學童中,仍有超過兩成學童在號誌問題上認知錯誤,也尚未養成過馬路時先看號誌、想想是否可過馬路的習慣。

至於中高年級學子中,雖然已較具有道安常識,也大多知道「視野死角」、「內輪差」等大車危險區域資訊,但仍有超過兩成中高年級學童未了解與大車保持安全距離的重要性,也有1成以上不曉得騎乘時需專心不要聊天的觀念。

靖娟基金會表示,台灣交通事故是18歲以下兒少的「頭號殺手」,光是2022年就有26164名兒少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較2021年上升了1603人。以相鄰的韓國為例,以法規落實道安教育近30年,交通安全事故死亡降幅達6成3;台灣的道安教育才剛起步,只針對兒童進行宣導仍顯不足。

靖娟基金會也呼籲,政府應盡速改善學校周遭的交通工程規劃,營造更加友善安全的通學環境,也持續建立加強交通安全教育的內涵,若臺灣的交通環境普遍對行人不友善,對身為弱勢用路人的兒童會更加不利,應免讓孩童曝露於危險之中。

遠通與靖娟合作期間,持續發現更多新的道安宣導需求,如今年與靖娟基金會討論道安行動方案時發現,除了路口外,常被忽視的停車場域、國道休息站等區域都需要留意停讓。因此推出停車場安全教材並舉辦國道交通安全嘉年華,透過寓教於樂方式,提醒民眾更留意「停」與「讓」。

遠通電收表示,除了致力提供全體國民最便捷、穩定的國道收費服務,並擴及智慧交通發展,遠通重視所有用路人「行」的平安。交通是社會運作的命脈,過程的安全是所有人共同的目標,希望大家都能落實停讓文化。遠通電收也將持續透過ETC數位科技貢獻於交通安全,與全體用路人共同努力,並關注國內交通弱勢族群安全議題,為社會、交通環境盡一份心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