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石川「7.6地震」引發海嘯!氣象署說明原因 對台灣影響曝光

▲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地區發生規模7.6強烈有感地震,地震強大威力除了導致房屋倒塌、地面隆起,甚至還引發海嘯。(圖/翻攝自X)
▲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地區發生規模7.6強烈有感地震,地震強大威力除了導致房屋倒塌、地面隆起,甚至還引發海嘯。(圖/翻攝自X)

記者張志浩/綜合報導

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今(1)日下午4時起發生多起地震,其中芮氏規模最大達7.6,日本氣象廳緊急針對多個縣市發布海嘯警報,提醒民眾將有3至5公尺高的海浪侵襲,對此中央氣象署地震中心說明,本起地震發生主因,推測是北美板塊和歐亞大陸交互作用引起,當地正好處於板塊隱沒帶,進而引發海嘯,不過由於日本地形因素,台灣周遭並不會有任何影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央氣象署地震預報中心課長廖哲緯指出,日本位處菲律賓海板塊、北美板塊、歐亞大陸板塊、太平洋板塊等4大板塊的活躍區,從本起地震發生的位置看來,是北美板塊和歐亞大陸交互作用引起,資料顯示,比起日本東側沿岸,能登半島附近過去並非地震非常活躍的區域,當地可能已累積一定限度的能量。

▲日本石川規模7.4地震,最大震度7級。(圖/擷取自日本氣象廳官網)
▲日本石川縣規模7.6地震對台灣毫無任何影響,主因是海水的波動變化大部分都被日本當地地形阻擋。(圖/擷取自日本氣象廳官網)
石川縣能登稍早已有第一波海嘯抵達,推測高度5公尺,其餘發布海嘯警報的山形縣、新瀉縣上中下越、佐渡、富山縣、石川縣加賀、福井縣等地,預測海嘯高度3公尺,廖哲緯強調,本起地震對台灣毫無任何影響,主因是海水的波動變化大部分都被日本當地地形阻擋,不過鄰近國家發生重大天災,仍要保持高度關注。

氣象署地震預報中心表示,當地震發生在海底且地震規模夠大使海水產生大規模的「垂直擾動」時,就有可能引發海嘯,海嘯的實際成因,大致分為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發、海底山體滑坡、隕石撞擊等,大多數的海嘯波長都是幾百公里起跳,長波長的海水在深水區時引起的波高通常不大,約為1公尺左右,但波速快的海水到達近岸時,水深驟減、波速變慢,且長波長的能量不易衰退,波高會迅速堆高,此時海嘯的波高甚至可以達到數10公尺。

台灣海嘯警報部分,當台灣近海發生地震芮氏規模7.0以上,震源深度小於35公里的淺層地震時,就會發布海嘯警報,不過氣象署仍會視實際威脅判斷是否發布,前一次為2023年12月2日,菲律賓民答那峨島(Mindanao)晚間出現芮氏規模7.6地震、深度45公里地震,在評估「太平洋海嘯警報資訊」後發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