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縮陰影加重!中國小型出口商嘆:日子越來越難過

▲「通貨緊縮」是中國當局最頭疼的經濟問題之一。示意圖。(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通貨緊縮」是中國當局最頭疼的經濟問題之一。示意圖。(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蔡姍伶/綜合報導

全球許多央行近年都致力於解決通貨膨脹,但中國卻有大半時間都在與疲軟物價奮鬥,「通貨緊縮」已然成為中國當局最頭疼的問題之一。有外媒指出,生產領域的通縮、國際市場的需求下降,正在威脅中國小型出口商的生存。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合《路透社》、《美國之音》報導,中國的生產者價格過去15個月一直處於下行,嚴重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工業產出和就業都面臨更大的風險。另一方面,美國和歐洲等地區的利率上升、更趨貿易保護等因素,也導致國際市場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下降。

1名在浙江台州經營燈飾工廠的業者透露,最近他接到海外重要客戶的訂單,對方只願意支付150萬美元,比往年相同訂單報價還少了25%,如果拒絕,可能會永遠失去這個客戶、甚至危及工人生計;但若接受的話,就得面臨虧本的事實,這種情況在中國的出口產業已經相當普遍。

報導引述中國商務部數據,2022年,中國在出口相關行業工作的人大約有1.8億人,但最近一項調查顯示,1月份製造業活動連續第4個月收縮,而出口訂單則連續第10個月萎縮。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Raymond Yeung)直言,中國監管當局應優先處理通縮問題,這比5%的經濟增長目標還要重要,因為企業被迫削價競爭,也會連帶影響員工薪資,這樣消費者就會不肯也不敢花錢,形成惡性循環。

標準普爾全球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庫伊斯(Louis Kuijs)也表示,經濟增長再平衡做得越好,價格和利潤的下行壓力就會越快消失,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重生產、輕消費,習慣將金融資源集中在製造業而不是消費端,結果就是產能嚴重過剩,引發通貨緊縮。

經濟學者認為,去年以來發生的房地產危機、債務危機,就是這種經濟政策長期惡果的爆發,當消費者身負巨債、無力消費,產品找不到出路的時候,人們才發現中國這個世界第2經濟體的快速增長奇蹟已消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