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式兩會」能救中國經濟?分析:充斥精心策劃的問答與術語

▲中國本屆全國「兩會」拉開序幕,外界相當關注中共中央要如何解決經濟方面的危機。示意圖。(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國本屆全國「兩會」拉開序幕,外界相當關注中共中央要如何解決經濟方面的危機。示意圖。(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國際中心蔡姍伶/綜合報導

中國全國「兩會」(中國全國人大和政協會議)4日正式登場,數以千計的代表將齊聚北京人民大會堂,有外媒分析,中國急需為陷入困境的經濟提出解決方案,所有人,包括中國人民,將密切關注任何政策新動向。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雖然兩會很大程度是一場政治表演,是對已經閉門做出的決定「蓋上橡皮圖章」,但透過當權者傳達的訊息,外界得以窺見中共官方路線的任何變化,比如某個突然出現的新詞彙,可能預示著產業政策的變化,或潛在的投資新法規。

報導指出,這場大型政治集會以總理的「馬拉松式」演講開始,宣讀《政府工作報告》,公式化總結中國過去1年,在多個領域的表現,然後討論明年的規劃,這是發現中國政府思維是否有轉變的關鍵所在,但可能需要透過放大鏡,才能在堆積如山的術語中發現端倪。全國人大期間,還將舉行一系列「精心設計」的記者會,幾乎所有答案都是經過排練的。

著有《黨:中國共產黨統治者的秘密世界》一書的麥格雷戈(Richard McGregor)認為,今年的全國人大將在「異常激烈和動盪的時期」舉行,特別是在經濟政策方面,人們普遍對經濟以及習近平設定的國家方向不滿,北京必須尋求如何恢復信心並提振成長。麥格雷戈並指出,各部委和省級代表團,在大會期間舉行坦率記者會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的教授泰勒(Jon Taylor)則說,雖然人大被看做一種政治性的表演活動,但也並非沒有政策創新元素出現的可能,特別中國正處於艱難時期,需更多鼓勵外商直接投資、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恢復私營部門的信心、提高科技自主程度,以及提振消費需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