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本土語言課程 議員:兼顧教師教學量能

▲議員強烈要求市府正視本土語言教師不足的問題(圖/柳榮俊攝2024.5.1)
▲議員強烈要求市府正視本土語言教師不足的問題(圖/柳榮俊攝2024.5.1)

記者柳榮俊/台中報導

台中市議會定期會今(1)日進行文教業務質詢,市議員謝志忠、黃守達、王立任、張玉嬿指出,台中市本土語言正式教師中,高中有2所、國中有4所、國小達31所學校本土語言師資人數為0人,請教育局針對這37所學校進行檢討與建議。落實本土語言課程,兼顧教師教學量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謝志忠表示,根據「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報告」顯示,我國本土語言使用人口呈現世代遞減的現象,根據10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統計結果顯示,6歲以上使用語言依序為國語66.4%、閩南語31.7%、客語1.5%、原住民語0.2%;再根據不同年齡層主要使用閩南語者比例,其中65歲以上人口,佔65.9%、35至44歲人口佔21.6%、6至14歲佔7.4%。


謝志忠進一步表示,根據108年公佈的「國家語言發展法」第一條,為尊重國家多元文化之精神,促進國家語言之傳承、復振及發展,特制定本法。也就是華語、本土語言一樣重要;再根據第9條第2項規定:「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應於國民基本教育各階段,將國家語言列為部定課程」,簡言之,目前108課綱規劃在111年學年度起,國小及國中七八年級列為每週一節的部定必修課程,高中列為2學分部定必修。


謝志忠再針對本土語言師資不足透過直播共學的計畫指出,根據天下雜誌「全國中小學線上學習大調查」教師反映線上教學的缺點中,有75%的老師認為,無法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40%老師認為,動態課程與實作課程難以線上化,40%老師認為,設備與網路因素經常造成干擾。而教育部在106學年度開始推動「閩南語沉浸式教學計畫」,鼓勵教師走出教室結合在地文化,擴大學生學習的深度、提升閩南語使用流暢度,以「先聽說、再讀寫,並以生活化與趣味化方式」進行教學設計,鼓勵教師漸進式運用華語、閩南語教學,加深學生對本土的認同與情感。


謝志忠說,不是所有學校獲得本土語言教師資格的老師都會實際在學校教授本土語言課程,每位老師都有自己教學的量能。因此,謝志忠認為,教育局不應教師考取認證而增加老師的負擔,強烈要求市府檢討本土語言教師不足的問題與原因,並不能影響老師原本教學的量能與品質,也請教育局提出改善策略。


黃守達表示,根據國家語言發展法第10條規定,本土語言教師應以專職聘用為原則,就算校校專職聘用有困難,市政府也應該創設誘因,引導教師取得本土語言能力認證。台北市就有辦法規定,只要取得中高級以上的認證,就能獲得5000元禮券;台中市只有嘉獎記功,顯然不足以產生誘因。


黃守達強調,台中市應在兼顧教學量能下,積極創設誘因鼓勵、支持教師進行培力,才有機會真正落實本土語言教育。


議員強烈要求市府正視本土語言教師不足的問題,落實本土語言教育課程,兼顧教師教學的量與能,並提出改善策略。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