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抽驗草莓甜點!9成農藥殘留 4類人最好少吃、先清洗去蒂頭

▲消基會針對草莓甜點進行農藥殘留檢測,16件檢出6至17項農藥殘留,消基會呼籲,草莓一定要清洗和去除蒂頭,農藥殘留至少能去除一半。(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消基會針對草莓甜點進行農藥殘留檢測,16件檢出6至17項農藥殘留,消基會呼籲,草莓一定要清洗和去除蒂頭,農藥殘留至少能去除一半。(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記者葉盛耀/綜合報導

每年11月至隔年4月是台灣的草莓產季,草莓口感酸甜,顏色及模樣討喜,直接食用或製成各式草莓即食品如蛋糕、甜點、大福等,皆受消費者喜愛。消基會今(10)日公布針對草莓甜點等即食品進行農藥殘留檢測結果,17個樣品中竟有16件檢出6至17項農藥殘留,相當於9成檢出農藥殘留,其中1件樣品檢出2項「不得檢出」的農藥殘留。消基會呼籲,草莓一定要經過清洗和去除蒂頭,農藥殘留的去除率將可達47%至92%。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草莓除了直接食用,也常製成各式草莓即食品如蛋糕、大福、甜點等。草莓屬於連續採收的農作物,若氣溫不穩定,易發生病蟲害,農民為了防範病蟲害及避免抗藥性的發生,可能會頻繁輪替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造成農藥殘留的風險提高。

進口草莓抽檢,2022、2023年不合格率無改善

消基會公布數據,市售草莓除了台灣自產之外,由日本、韓國等地進口的草莓亦非常受消費者青睞,但近年來進口草莓於邊境檢驗出農藥殘留不合格的情況時有所聞。

統計近2年邊境檢驗進口草莓不合格的件數,2022年不合格件數37件,2023年有28件,檢視2年草莓不合格出口國中,以日本63件最高,其餘為美國和土耳其各1件;另外,由食藥署公布的抽驗資料中發現(品名為草莓者),2022年抽驗50件,有8件不合格,不合格率16%,2023年抽驗82件,有15件不合格,不合格率18%,檢出率並無明顯改善。

▲針對進口草莓抽檢,2023到2023的不合格率,從16%~18%,顯見兩年內並無明顯改善。(示意圖/記者葉盛耀攝)
▲針對進口草莓抽檢,2023到2023的不合格率,從16%~18%,顯見兩年內並無明顯改善。(示意圖/記者葉盛耀攝)
消基會此次於2024年2月間,於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的蛋糕、麵包及甜點專賣店購買,共計購得17件樣品,其中台北市9件、新北市5件、台中市1件、台南市1件及高雄市1件。

參考《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中草莓及小漿果類限量標準,目前共有146項限量標準,在本次17件樣品中,有16件檢出農藥殘留,檢出品項總計43項,除2項不得檢出外,其餘就《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來說,殘留量均在容許標準內。

消基會進一步說明,依據衛福部《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修正資料指出,農藥殘留容許量的制定為經過審核農藥的毒性資料、農作物殘留量消退試驗資料、核准登記使用方法等科學性資料,參酌國際間標準,評估國人對各類農作物取食總量之累積風險,並會商農業部,再經由專家委員審核通過,但考量本次17件樣品均為即食食品(簡稱即食品),其風險若以現有的限量標準來衡量是否恰當,還有待主管機關說明。

草莓清洗去蒂頭,最多可去除9成農藥

對於喜愛吃草莓的消費者,消基會建議可以選購新鮮草莓食用,據農業藥物試驗所發布訊息,草莓經清洗和去除蒂頭後,農藥殘留的去除率達47~92%。多次清洗後再食用,可以降低食入農藥殘留的風險;另外,也可以優先選購基於植株健康管理的整合性病蟲害管理種植的草莓,如以預防蟲害為主軸的室內栽培,或以奈米鈣矽肥料強化植株健康種植的草莓。

雖然依《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來說,本次僅1件有不得檢出的農藥外,其餘殘留量均在容許標準內,但考量其為即食品,危害指數恐令人更有疑慮。這些風險以現有法規規定農藥殘留數量標準是否恰當,消基會呼籲主管機關應重為檢視。消基會也呼籲業者,製作成草莓甜點等即食品前,草莓一定要清洗,或者選購低農殘草莓,確保消費者可以食的安心。

▲草莓。(圖/記者黃韻文攝)
▲草莓經過清洗、去除蒂頭,可除去至少近半農藥殘留。(圖/記者黃韻文攝)
消基會:「4類人」少吃草莓

此外,消基會也提到4類人不建議吃太多草莓。有結石體質的消費者應減少食用草莓,因為草莓富含草酸,若飲水量及鈣質攝取不足,無法形成草酸鈣隨糞便排出,將進而導致結石產生。草莓表皮的蛋白質易引起過敏,有過敏體質的消費者也要斟酌食用。

草莓表面的小籽,含膳食纖維會刺激腸道蠕動,加上草莓含的鉀離子,大量吃會導致腸道細胞滲透壓改變,易引起腹瀉或造成腸道蠕動過快等不適症狀。而腎臟病患者需控制鉀離子攝取量,也不宜多吃草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