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ATM裡有真人?全球首台57年前問世 全因他遲到1分鐘發明

▲ATM最早是於1960年代問世,當時英國印鈔工程師謝菲爾德因遲到1分鐘,而無法順利從銀行提領存款,一氣之下決定發明隨時都能提款的機器。(示意圖/翻攝pixabay)
▲ATM最早是於1960年代問世,當時英國印鈔工程師謝菲爾德因遲到1分鐘,而無法順利從銀行提領存款,一氣之下決定發明隨時都能提款的機器。(示意圖/翻攝pixabay)

記者賴禹妡/綜合報導

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人跟人之間金錢交流的管道也越來越多,除了可以網路轉帳,還有相當方便的ATM匯款、取錢。然而ATM最早是於1960年代問世,當時英國印鈔工程師謝菲爾德因遲到1分鐘,而無法順利從銀行提領存款,一氣之下決定發明隨時都能提款的機器,也就是現今的「自動櫃員機」(Automated teller machine,簡稱AT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TM裡面有人躲在裡面給錢?

近期網路上流傳一段影片,畫面中以「1960年代ATM」為題,展示出一段復古黑白廣告,只見當時人們去ATM領錢,竟是透過視訊由一位職員在ATM內部接應,並從機器後方遞給正確金額的鈔票。

ATM問世57年!全因他遲到1分鐘

不過,其實ATM是在1967年發明,當時一名英國印鈔工程師謝菲爾德(John Shepherd)去銀行領錢,卻因為遲到1分鐘慘吃閉門羹,因此他以巧克力販賣機為靈感,決定發明一台隨時都能提款的「自動櫃員機」,還得配上4位數字密碼才能領錢。

1967年6月27日全球第一台ATM,安裝在英國倫敦北部巴克萊銀行恩菲爾德鎮分行,雖然每次最多僅能提取10英鎊現金,且需要用特別支票感應,上頭有輕微放射性的碳14。但謝菲爾德仍成功創造人類史上ATM盛行的開端,更因此在2004年榮獲英女王頒授英帝國員佐勳章。

▲一名女網友分享自己去ATM領錢,結果領4萬現金最後只拿到3萬5千,且銀行也沒有補償措施。(示意圖/翻攝pixabay)
▲謝菲爾德以巧克力販賣機為靈感,決定發明一台隨時都能提款的「自動櫃員機」,還得配上4位數字密碼才能領錢。(示意圖/翻攝pixabay)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