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當今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且是在近幾年才被中國超越。日本約占全球經濟產能的八%,幾乎是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的一半,以及另一個高生產力國家—英國的兩倍之多。一般而言,國民經濟產出是兩個數字的乘積:國家的人口數,乘以每人的平均產量。日本的國民產出很高,是因為日本人口眾多(在富裕民主的國家裡僅次於美國),也因為它的平均個人產量很高。
雖然日本龐大的內債引起了許多關注,但日本仍是世界上主要的債權國。它擁有舉世第二高的外匯存底,且與中國互有先後作為美國的最大債權國。
這種經濟實力背後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日本為推動創新在研發上的高支出。日本於研發上的絕對年度投資,僅次於人口多得多的中、美兩國,位居世界第三。相對而言,日本用於研發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為三.五%,近乎美國(僅一.八%)的兩倍,也遠高於其他兩個以研發聞名的國家比例—德國(二.九%)和中國(二.○%)。
每年,世界經濟論壇都會向世界各國提出,「全球競爭力指數」(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這個指數整合了十幾組會影響國家經濟生產力的數字。多年來,日本的這個指數一直都名列世界前十;日本、新加坡和香港,是西歐和美國外僅有的三個排名前十的經濟體。在一般人眼裡,日本排名居前有兩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日本傑出的基礎設施和交通網,像是舉世最佳的鐵路;及其健康、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力,尤其精通數學和科學。在一長串名單上的其他理由雖不是那麼直接,然而與日本做生意的外國人仍然很熟悉這些特點,包括:掌控通貨膨脹;團結的勞工/員工關係;競爭力高的當地市場;高品質的研究機構培育了許多科學家和工程師;大型國內市場;低失業率;平均每人每年提出的專利數量超過世界其他國家;保護財產權和智慧財產權;快速地吸收科技;精明的消費者和商人;和訓練有素的業務員。這張名單既長且難以消化,傳達的訊息卻很明晰:日本企業能在世界市場上具有競爭力,乃基於多重因素。
最後,我們不要忘記日本經濟的一個特點,今天它雖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未來卻可能造成問題。全球僅有兩個國家在經濟上超越日本:美國和中國,只是他們的預算有很大部分用於軍事開支。歸功於美國強加於一九四七年的日本憲法條款(很多日本人現今同樣支持),將日本武力最低化,因此日本保留了這方面的花費。
當被問及日本最嚴重的問題時,經濟學家的答案可能是:「政府的巨額國債。」日本目前的債務約為其年度GDP(國內生產總值)的二.五倍,GDP乃是日本一年中所生產一切產品的價值。這意味著即便日本全體國民把所有的收入和精力都用來償還國債,不為自己生產任何東西,仍需要兩年半的時間才能償清債務。更糟的是,其國債多年來持續上升。對照下,雖然美國的財政保守派極其關切美國的國債,它還「僅」占約美國GDP的一倍。希臘和西班牙是兩個因經濟問題而惡名昭彰的歐洲國家,但日本的債務與GDP比率是希臘的兩倍、西班牙的四倍(截至本書截稿為止)。日本政府的債務與整個歐元區的十七個國家相當,而歐元區總人口是日本的三倍。
為什麼日本政府並未在很久之前即因這個負擔而崩潰或違約?首先,大部分債務的對象並非外國債權人,而是持有債券的日本個人、日本企業和退休基金(其中許多是政府自己所擁有),另外還有日本銀行,當中沒有任何一個會對日本政府採取強硬的態度。
相較之下,希臘大部分的債務對象都是外國債權人,他們確實採取了強硬的立場,迫使希臘改變其財政政策。儘管日本政府欠日本人民債,之於其他欠債日本的國家,日本卻是淨債權國。其次,政府政策維持日本的低利率(低於一%),以限制政府支付利息。最後,日本和外國債權人始終對政府的償債能力充滿信心,因此繼續購買政府債券。事實上,這是日本個人和公司投資儲蓄的主要方式。但沒有人知道債務要增到多高,日本債權人才會失去信心,政府才不得不違約。
儘管利率低,但債務規模以及日本老年人和退休人口的數量增加,意味著債務利息、健康與社會保障成本消耗了政府大部分的稅收收入,這減少了政府原本可用於教育、研發、基礎設施,以及可能刺激其他稅收的經濟成長引擎。按已開發國家的標準,日本政府的低稅率和低政府收入,加重了這個問題。最終,這些債務主要由日本老年人持有,他們直接(透過購買政府債券)或間接(由大筆投資政府債券的養老基金中領取養老金)投資,而最末支付債務利息的,主要是仍在工作和納稅的日本年輕人。因此日本的債務實際上是由日本年輕人付給日本老年人,構成了世代之間的衝突,是以日本的未來作抵押。這種抵押貸款正在增加,因為日本的年輕人口正在萎縮,而老年人口則在成長中。
減少債務的解決方案包括提高稅率,削減政府支出,和裁減日本老年人的養老金。這些以及其他所有的解決方案都窒礙難行。因此日本的政府債務在國內是公認的大問題,這個問題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多年來一直在惡化,而且眼前尚未達成解決方案的協議。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