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林美慧/從虐兒事件看付出與負擔的教養心態

台灣近期虐童案頻傳。(示意圖,非相關當事人。翻攝自 Unsplash )
台灣近期虐童案頻傳。(示意圖,非相關當事人。翻攝自 Unsplash )

文 / 林美慧

近日媒體報導許多關於兒童受虐的新聞,其中不乏年紀很小的嬰幼兒,因為哭鬧而被親人責打致死。在我們的社會中,很多大人認為「打」是管教的一種手段,「適當的體罰」是可被接受的。然而,就如掌摑文化部長的事件所示,暴力是被譴責的,打人就是不對,既然如此,為什麼打孩子就是可以的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一種說法是:我講了很多次,孩子就是不聽,所以該打!另一種說法是,孩子年紀太小,講了也聽不懂,為了他的安全,只能使用讓他印象深刻的方法。我認為這些父母是用本能和直覺去教育孩子,他們往往把教養當成一種「負擔」,其實只要經過學習,他們一定能找到比打更有效的方法。

近代科學家對大腦的研究顯示,除了我們熟知的左右腦,還有所謂「情緒腦」和「理智腦」之分。「情緒腦」扮演的是一種保護機制,在出生就發育完全,在訊息的傳導速度上也比較快,可以說就是一種直覺反應;「理智腦」需要很長的時間來發展,因此後天的經驗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簡言之,大腦具有可塑性。父母必須了解,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就是他建立「理智腦」和「情緒腦」連結的過程中,所學習到的經驗。當父母展示在孩子面前的是憤怒情緒和打罵教育,孩子自然學不到高EQ。

我曾在室內兒童遊樂場看過這樣的場景,一個約莫4歲的小女孩把一個較小的男孩從小汽車中拉出來,甩了他一巴掌,然後坐進小汽車。女孩的母親連忙跑過來道歉,並鐵著臉警告女孩說:「回家看我怎麼修理你!」這位母親沒有讓孩子從這件事上學到應學的事情,反而暴露了她和孩子相處的錯誤模式,正是導致孩子有這種行為的原因。所以,不管父母有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打人就是不對的,是一種無能、無效,而且副作用更大的方式。從腦科學來看,打孩子的父母不但不了解孩子的發展限制,不能用同理和耐心去幫助孩子學到正向的行為,父母本身就是一個「理智腦」不成熟的個體,父母的職分對他們而言是沉重的負擔。

教養是一種哲學和藝術,是需要思考和學習的。除了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外,父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課:了解孩子的天生氣質。在我多年的教育現場經驗中,我常常看到父母因為不了解而誤解孩子,輕則批評、貶抑,重則辱罵、責打。舉例來說,一個「反應閾低」的孩子,對外界事物相當敏感,新衣服、新菜色、新學校都是一項挑戰,父母在勞煩之餘,很容易歸咎於孩子性格挑剔、故意搗蛋;如果父母沒有學習到正確的知識,無法接納孩子的特質,孩子極可能歸責於自己,形成負面的自我概念。我看到許多父母因為本身的氣質和孩子不同,親子間無法和諧相處、衝突不斷,在無法得到父母理解和認同的家庭氛圍下成長,對孩子來說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虐待?

兒童受虐問題的層面固然廣泛,其根源還是親職教育的不足以及父母對自身角色的認知怠惰。如果父母願意付出心力,學習關於腦科學和天生氣質的知識,就能給予孩子最適切的教養。教養是「付出」或「負擔」?值得我們深思。

●作者:林美慧/兩岸親子未來學與幼兒教育專家、暐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