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二三事1/騎樓釀樓塌?專家:加新柱最安全

地震二三事1/騎樓釀樓塌?專家:加新柱最安全(圖/今日觀點)
地震二三事1/騎樓釀樓塌?專家:加新柱最安全(圖/今日觀點)

今日觀點

花蓮於6日晚間發生芮氏規模6.0強震,震度達七級造成數棟房屋傾斜、倒塌,強震再度震出建築公安問題,建築物牢固與否,除了取決於建材、地基,位居一樓的騎樓也是主要原因。台北市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婁光銘表示,騎樓並非完全不安全,而是外側必須再設有一排柱子,才能加強整體結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婁光銘表示,跟騎樓垂直的樑柱稱為懸臂樑,因為缺少牆體支撐,地震時騎樓柱子容易因為地震偏心產生的紐轉力而受破壞。有些騎樓外側缺少樑柱,以至於內側柱子荷重特別大,地震發生時便容易受到損毀,其實並非騎樓設計完全不安全,而是騎樓外、靠馬路一側需再增補一批柱子,加強建築穩固,才不會頭重腳輕。

台灣和日本同樣位於斷層帶,為了因應天災,日本早已因地制宜研發出各種建築技術,婁光銘表示台灣建築在抗震上仍以混凝土、鋼骨結構為主,目前雖然已有隔震層與減震技術,但裝配與否主要仍看業主意願,加上減震技術容易增加成本,目前仍不普遍。

光談騎樓是否危險,婁光銘認為,台灣建築的最大問題仍出在管理制度,行政與技術兩者分離,機關單位只負責行政工作,碰上建商申請建照只在乎資料是否齊備,不追究內容正確性,也不論其設計是否合理,所以才會出現偷工減料、結構系統配置不良,含有「軟弱層」的設計案。

近年幾場意外,擔任監造者都是建築師而非結構專業技師,但建築結構體屬於技師的專業,建築師需把工作交予技師管理,法律有明確規定,但行政機關並未嚴格要求。除了專業建造無法落實,加上台灣一直以來存在變更使用問題,許多住宅出租後改為商場,為求空間寬敞,牆體多半被拆除,以至於抗震能力大幅降低,每有強震發生,才屢屢釀成遺憾。

騎樓建築在台灣格外常見,屬於文化體系一環,於強震後,民眾可以自行判斷騎樓樑柱是否受損龜裂,若有龜裂則需請專業技師評估,進行後續補強。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https://sight.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