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土地、友善高齡訴說故事 橫山數位機會中心分享經驗

▲新竹縣橫山數位機會中心執行長徐秀蓉\\(右\\)獲邀到縣府主管會報中分享經驗與成果。(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 2018.04.10)
▲新竹縣橫山數位機會中心執行長徐秀蓉\\(右\\)獲邀到縣府主管會報中分享經驗與成果。(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 2018.04.10)

記者常似虎/新竹縣報導

新竹縣橫山數位機會中心(簡稱DOC)執行長徐秀蓉今(10)日在縣府主管會報中分享經驗,呈現社區人士努力營造產業、文化丰采的豐碩成果;縣長邱鏡淳藉由這樣的經驗分享,彰顯地方人士友善土地、友善高齡環境的毅力與精神,號召更多社區、民眾投入參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橫山鄉沙坑往昔有近9百多公頃茶園,製茶產業興盛繁榮。(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 2018.04.10)

徐秀蓉舉出沙坑往昔有近9百多公頃茶園,有過興盛的時期,尤其是紅茶,3年前積極與當地長輩、製茶達人請益,為了延續舊時榮光,邀集有著共同理想的在地農人,藉由親善土地,循古法找回記憶中的茶香,復甦古舊產業生長於此的人們,採用自然農法,讓純淨無汙染的的芽葉,透過手工摘採、沖沏出飽含蜜香的台茶12號,以共同決策、共享的方式耕耘這塊茶園。

橫山的DOC以「沙坑紅寶」為主題,延伸開發以茶為基底的相關產品,包括有紅茶、涼茶、手工皂、蛋糕等,另外還有茶簍編製、空拍課程、數位絹印設計創作等等,希望可以藉由數位學習,透過產業復興讓年輕人回鄉,翻轉家鄉命運,打開家鄉與外界的通路。

▲平均年齡7、80歲的採茶阿嬤,屁股拖著移動長城(線綁長腳椅)方便隨時可以坐下休息。(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 2018.04.10)

她提到有退休警察、公務員、餐廳老闆等都一起到茶園來實踐復興土地的理念,還有平均年齡7、80歲的採茶阿嬤,屁股拖著移動長城(線綁長腳椅可隨時坐下休息)的她們,不必再像過去要出外坪林4、5個月採茶,就能在家附近做著熟悉又樂活的工作,另外還蒐集了舊時心臼仔(童養媳)的故事成冊「橫山心臼仔」與紀錄片,採訪7位現齡都8、90歲的阿嬤,訴盡一生的甘苦。

教育處說明DOC以計畫執行引導社區民眾的力量共同參與,數位學習與數位近用的場域,進行數位行銷、線上自我學習,滿足生活上數位使用的需求,進而豐富生活應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