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不可擋!「世界不會因為我們害怕而改變」
高虹安說,這是做教育最不想遇到,畢竟教育講求均一且平等,「不想因為AI教育的不同,好像喪失了什麼權利」。因此她呼籲教育部,能讓AI相關知識變成是學校固有資源,而不僅僅是靠有熱忱的老師或學校支撐。再來,她也看過許多人害怕AI造成貧富差距,學生會不會因為不會AI變得更加弱勢甚至失業。

硬體城鄉差距? 教育部:刻板印象「非山非市」更缺
為此,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郭伯臣回應,如果說硬體部分,其實並不存在城鄉差距,「這完全是刻板印象」,因偏鄉教育硬體,受到社會各界關注,其實設備並沒有想像中的不足,正因為偏鄉學生少,通常一校中有一兩套設備就很夠用了。若真要說缺,那麼其實「非山非市」的學校資源,反而可能相對需要幫助,師生比也有討論的空間。
郭伯臣表示,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教育部要推動科技輔助、自主學習的計畫,希望師生們可以利用人工智慧平台,如「和AI做朋友」、「因材網」與「酷課雲」等平台資源,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受到地域上的限制,而限縮了學習的動力,強調真的有很多資源都備在網上。
郭伯臣進一步說明,我國AI教育培育是以12年國教科技領域教育為基底、由淺入深,國小、國中階段以不插電的實作為主,如國小以水果分類學習、國中用畫座標的方式練習K群分類法,到高中才會開始使用較高階的資訊設備進行實作學習,而若需要額外的補充教材,國中小到高中都能透過官方平台來延伸學習,因此不會有城鄉差距的問題。
民間業者下鄉服務 偏鄉孩子更有想像力
台灣程式教育協進會則認為,如果將程式語言視為是未來的語言能力,如果在程式語言上沒有競爭力,就可能變成另一種文盲,而任何國家發展都是為了減少文盲的產生,這是相當現實的情況。他們認為城鄉確實存在資訊相對不平衡,但為了不要資訊上有所落差而變成齊頭式教學,也不盡公平,將造成下一代競爭力的落後。

台灣程式教育協進會活動推廣組組長王呈哲指出,在偏鄉主要是上不插電的課程,傳授AI科普教育,但每次出團的5名老師中,也總會帶上電腦讓孩子們體驗,期間會將邏輯思考模式帶入遊戲中,也讓孩子們在簡單的程式撰寫與實作中知道大致的脈絡。

基礎AI夠用嗎/資訊教育落後 台灣還是亞洲數一數二?
基礎AI夠用嗎/高虹安:資訊相關老師質量有問題!
基礎AI夠用嗎/不學程式設計就會輸?教育部:資源一定夠
基礎AI夠用嗎/補教業看有挑戰 教育部啟動生活化教材
基礎AI夠用嗎/小學生不一定要會寫程式 運算思維更關鍵
基礎AI夠用嗎/高虹安:資訊相關老師質量有問題!
基礎AI夠用嗎/不學程式設計就會輸?教育部:資源一定夠
基礎AI夠用嗎/補教業看有挑戰 教育部啟動生活化教材
基礎AI夠用嗎/小學生不一定要會寫程式 運算思維更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