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時光部屋/用齒輪與馬達重現宇宙戰爭:「機械式電玩」TOMY Mini Arcade

TOMY Mini Arcade系列主機中的「Cosmic Clash」
TOMY Mini Arcade系列主機中的「Cosmic Clash」

NOW電玩

自從任天堂開了迷你主機大賣的先例之後,各款80-90年代蔚為主流的家用遊樂器廠商,都相繼推出了自己的復刻迷你主機;拜技術進步之賜,就連往年極為龐大的大型電玩框體,都能夠縮小重製,來迎合這一波目前還看不見盡頭的迷你主機復刻潮,有效降低了過往只能透過鑽研模擬器並辛苦地取得ROM甚至實機,才能盡情重溫的懷舊遊戲愛好門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把大型電玩框體縮小重現」並不是今天才有的概念,甚至在近四十年前,就已經出現了這種把「大型電玩縮小帶回家獨享」當成賣點的遊戲機,這就是TOMY在1982年左右,於歐美市場推出的「Mini Arcade」系列中,一款名為「Cosmic Clash」的機械式電玩。

TOMY Mini Arcade系列主機中的「Cosmic Clash」
TOMY Mini Arcade系列主機中的「Cosmic Clash」
在電玩從彈珠台之類的機械式遊戲過渡到電子遊戲的過程中,很多廠商最初嘗試的,就是把傳統遊具或桌上遊戲的內容電子化、數位化;但是TOMY的「Cosmic Clash」,卻完全逆向操作——這是一部純粹由齒輪、彈簧、機械與燈泡,甚至黑膠唱盤技術來模擬出有如當時市面上大型電玩機台一般的聲光效果與遊戲感。技術上,比起大型電玩,它更接近TOMY所擅長的「賽車遊戲機」之類的機械聲光玩具。

TOMY的捲軸式賽車電子遊戲機,雖然並不是電視遊樂器,但依然是1980年代的經典電子玩具,影響深遠,至今在市面上仍可找到類似產品。
TOMY的捲軸式賽車電子遊戲機,雖然並不是電視遊樂器,但依然是1980年代的經典電子玩具,影響深遠,至今在市面上仍可找到類似產品。
雖然「Mini Arcade」的尺寸相較於擺在遊樂場的機台的確迷你,但它的外觀完全是按照當時市面上可見的大型電玩機台完整縮小再製的。除了真正用於操作的幾個按鈕與開關,機殼上甚至也具體而微地塑造出電玩機台會有的銅板盒、維修面板、開啟面板用的鑰匙孔⋯⋯電玩機台必備的投幣孔與(以貼紙重現的)面板操作說明,甚至連通常看不見的機台背後的散熱孔,都完整地以模具重現出來。其刻畫的細緻度,使得這部「Cosmic Clash」即使不開機遊玩,依舊是把玩起來非常賞心悅目的電玩擺飾品。TOMY甚至還為這個「仿大型電玩外型的掌上型玩具」外觀設計在美國申請了專利。

除了太空射擊類型之外,Mini Arcade系列遊戲機也有賽車遊戲的版本。
除了太空射擊類型之外,Mini Arcade系列遊戲機也有賽車遊戲的版本。
當筆者數年前取得這款「Cosmic Clash」時,幸運地一次就拿到了兩台——故障品。其中之一狀況稍好,裝上電池燈泡還會發亮,雖然「螢幕」上的物件紋風不動,但馬達還有轉動的聲音與手感;另一台雖然外觀較完整,但卻死了個透,完全沒有反應。筆者理所當然想到:是否有可能以「二合一」的手法修復至少其中一部?由於拆卸這台主機必須破壞機身兩側的裝飾貼紙,因此非常需要決心。

拆卸「Cosmic Clash」的前後機殼後,可以立刻理解到它是純粹的機械電動玩具,機身裡沒有任何IC、電路板、電容器,即使運作需要電池,但也只有少數電線、燈泡,其餘的就是海量的齒輪和連桿。

海外愛好者解說Mini Arcade運作原理的圖說範例,可見內部複雜的齒輪裝置。
海外愛好者解說Mini Arcade運作原理的圖說範例,可見內部複雜的齒輪裝置。
在手邊沒有說明書,網路上也找不到太多資料的情況下,筆者憑藉著有兩台同型機可比對的優勢,以及一點運氣,終於土法煉鋼,硬是將這兩台「主機」中堪用的零件二合一,同時以模型補土修復因為多年風化而出現缺口的塑膠零件,最後再拿齒數相同的四驅車齒輪取代劣化崩牙的舊齒輪,從而成功修復了其中一台外觀狀況較好的機器(謝謝你,田宮模型)。

修復完成,裝上電池開機後的初步感想是:這台遊戲機真的吵。「Cosmic Clash」的
電源開啟後,馬達會自動帶動「螢幕」前方,預先繪製在中空膠片上,透過背光燈泡顯現的敵機圖案由右向左循環,而玩家所要做的,就是看準時機按下發射鈕,看著「雷射光」朝目標前進。附帶一提,這需要玩家發揮想像力,受限於基本系統的機械設計,這系列迷你遊戲機幾乎都是駕駛艙視點的射擊遊戲。

「命中」敵機時,會以機械方式重現爆炸聲光。
「命中」敵機時,會以機械方式重現爆炸聲光。
當機械位置成功判定「擊中」敵機後,螢幕捲軸的動作會暫時停下,而畫面背後事先挖好圖案空隙、前後交錯的塑膠簾幕會被彈簧拉動,由後方的燈泡照射投影出像是爆炸一樣的紫色動態圖樣。或許透過影片能更容易理解這個過程:

就跟真正的電玩一樣,「Cosmic Clash」也具備有「AMA」、「PRO」(新手、專家)兩種難度。但沒有任何程式的機械遊戲機,其「高難度」模式也就是透過改變齒輪比與連桿組態,使得「敵機」捲動的速度更快,或是出現快慢變化,讓玩家更難拿捏按鈕發射雷射的時機。

除了馬達與齒輪運作的機械聲響之外,玩家發射雷射砲時,機器會大聲地播放B級科幻電影裡常聽到的那種「咻咻咻~~碰碰!」音效,同時還有仿機器人聲喊出「飛.彈.發.射!」、「成.功.命.中!」之類的預錄英文語音。

純機械式的「Cosmic Clash」機體中並沒有事先寫入預錄音效的程式晶片和電路,而是透過一個直徑大約五、六公分的迷你唱片,在「判定」玩家命中敵機時透過機械連動的方式啟動唱針,播放唱片上特定段落的音效和語音!這個音效單元,除了迷你唱片與唱針之外,還以透明的圓錐形薄塑膠殼罩在上面,因此同時發揮了擴大器的效果。

刻畫細膩像真的「機台面板」。左方空洞是唱針式擴大機安裝處。
刻畫細膩像真的「機台面板」。左方空洞是唱針式擴大機安裝處。
卸下前機殼後的內部構造。左下方清楚可見唱片、唱針等機械式音效單元。正面後方則是敵機圖樣捲軸與預先刻好爆炸光線圖案的交錯滑動塑膠板。
卸下前機殼後的內部構造。左下方清楚可見唱片、唱針等機械式音效單元。正面後方則是敵機圖樣捲軸與預先刻好爆炸光線圖案的交錯滑動塑膠板。
這種細緻到堪稱藝術的機械連動設計,在電玩歷史上,幾乎是空前絕後。但這種精心的巧思,當然也有它不可克服的先天缺點:只要電源啟動,它的音效及運作時的噪音不但非常吵,還無法調整或加以關閉。

或許是因為構造太過精密,可動零部件太多,「Mini Arcade」系列主機在低年齡層玩家的「摧殘」之下非常容易故障。而複雜的機械運作方式,可想而知也讓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即使「以類比機械模擬數位電玩」的產品概念,在邏輯上非常有趣,但面對真正的電子遊戲機技術在1980年代飛速進步,TOMY在推出數款「Mini Arcade」遊戲機之後,也就放棄了這條產品線,不再生產類似原理的機械式電子玩具。

連平常不會注意到的背面散熱孔細節,都詳細地刻劃出來。
連平常不會注意到的背面散熱孔細節,都詳細地刻劃出來。
這是一部只有在那種時空條件下,才可能被設計、生產出來並上市銷售的精密機械玩具。從1982年以齒輪跟燈泡組成的「Mini Arcade」,到2020年能夠HDMI輸出完整重現的迷你復刻主機,大概唯一不變的,就是那縮小再製後,令人愛不釋手的把玩感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