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神明很少見/百年香火不斷 杜國公杜君英

共合堂杜國公衣冠塚杜君英神像。(圖/WIKI圖庫,Outlookxp 攝)
共合堂杜國公衣冠塚杜君英神像。(圖/WIKI圖庫,Outlookxp 攝)

黃彥昇

在台灣的民間信仰中,人在往生後成神享受香火的原因不外乎生前積德修善,或是對地方有功,即使是歷史課本上所謂的「民變領袖」,只要有人景仰,都有成神的可能,今日要介紹的杜君英就是個例子。
共合堂杜國公衣冠塚杜君英神像。(圖/WIKI圖庫,Outlookxp 攝)
共合堂杜國公衣冠塚杜君英神像。(圖/WIKI圖庫,Outlookxp 攝)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杜君英躍上歷史舞台是伴隨著「朱一貴事件」,清康熙五十九年,時任台灣知府的王珍在攝理鳳山縣的政事上出了問題,他將鳳山縣的縣務轉交給自己的兒子,王珍之子巧立名目對鳳山縣農民橫徵暴歛,造成鳳山當地哀鴻遍野,朱一貴等人在商討後決定起義。

由於王珍與他的兒子的暴政實在太過火,當時台灣各地的意見領袖不分原鄉祖籍,幾乎都參與了這場「頂上戰爭」,本身為閩籍的朱一貴率領大軍攻破清朝官兵,而粵籍領袖就是杜君英。在雙方合作取得第一場大勝後,朱一貴北上攻打台南府城,杜君英則在攻陷了鳳山縣城後,在北上與朱一貴會師,攻陷台南府城。

雙方聯手攻陷台南府城後,朱一貴被眾人擁立於大天后宮登基為「中興王」,國號「大明」,但這也埋下了朱一貴與杜君英分裂的導火線。因為雙方原本為合作關係,朱一貴為閩人領袖,杜君英為粵人領袖,且杜君英連戰連捷,府城之役時朱一貴也等到杜君英趕到後方才開始攻城,若要以戰功立政權領袖,杜君英才是第一人選。可惜的是,當時的眾多意見領袖以朱一貴為朱姓,可以用「大明皇族後裔」的名義號召更多人加入起義為由,立朱一貴為王,而杜君英僅成為朱一貴政權的二十七名「國公」之一。

共合堂杜國公衣冠塚。(圖/WIKI圖庫,Outlookxp 攝)
共合堂杜國公衣冠塚。(圖/WIKI圖庫,Outlookxp 攝)


不久之後,朱一貴以整頓軍紀為由,與杜君英有了衝突,進而演變成朱一貴政權內的閩粵內鬨,進而雙方發生內戰,杜君英兵敗赤崁樓,率眾北逃,最後躲回羅漢門(今高雄市內門區)。隨後杜君英誤信清廷「投降不殺」的承諾,被騙至北京斬首而亡。

大和庄義勇公祠杜君英神像。(圖/WIKI圖庫,Outlookxp 攝)
大和庄義勇公祠杜君英神像。(圖/WIKI圖庫,Outlookxp 攝)


在杜君英兵敗後,他的舊部逃回屏東內埔一帶定居,並稱居住地為「杜君英莊」,並視其為神,立衣冠塚祭拜,目前仍有祭祀活動的尚有「大和莊義勇公祠」與「共合堂杜國公衣冠塚」二處,終日香火不絕,據說日治時期的日本軍人在經過「共合堂杜國公衣冠塚」時,都要行禮以示尊重。

以清朝官方的角度而言,杜君英是引發動亂的民變領袖,但若換一個角度來看,杜君英起兵反抗的是清朝的貪官污吏,替那些被官府欺負的農民出一口氣,如此也不難想像,杜君英被奉為神明保佑當地民眾的原因。(編輯:黃彥昇)

朱一貴
杜君英
杜國公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