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蘇花公路的歷史相當早,在日本時代就有好幾次整修的紀錄,在慶安堂祭祀的諸位「開路先鋒爺」之中,就有兩位日本籍的先鋒爺,是開拓蘇花公路時不幸殉職的工作人員。日本時期官方曾立一塊「遭難碑」,用以紀念這些因公殉職的工作人員,當地人稱「石牌公」。

戰後「遭難碑」改名為「開路先鋒碑」,蘇花公路的修建工程並未因政權更迭而中斷,而是持續進行,隨著時間推進,碑上紀錄的因公殉職名單來到13名。之後以「開路先鋒碑」為主體建廟,即是慶安堂,亦稱「石牌公廟」。
1994年,有一位專門承包蘇花公路工程的李朝松先生,因為長久以來蘇花公路工程的順利,認為冥冥之中有神靈護佑,因此集資修建新廟,不僅公路總局支持、常跑蘇花公路的職業駕駛與當地居民都十分支持。
開路先鋒爺廟成蘇花公路觀景點
新廟落成後,「開路先鋒碑」被移至廟中祭祀,並題字為「開路先鋒爺廟」。廟方在每年的農曆六月十四以及中元節各舉辦一次祭祀典禮,公路局第四區工程處與當地民眾每年都會如期參加法會,除了感謝祂們為交通做的貢獻,也希望大家都能記得這段歷史。(編輯:黃彥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