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戀總是最難忘,這是「未完成情結」在作祟

 ▲未完成情結的力量非常巨大,我們每個人身上可能都有這樣的情結,而每個人也都有完成它的衝動。(圖/Shutterstock)
▲未完成情結的力量非常巨大,我們每個人身上可能都有這樣的情結,而每個人也都有完成它的衝動。(圖/Shutterstock)

姊妹淘

A先生是一個人見人誇的好男人,工作家庭面面俱到,對妻子更是好得不得了。結婚十年,他沒捨得讓妻子洗過一次碗、拖過一次地,出門還會幫妻子拿包包、繫鞋帶,讓周圍的女士們十分羨慕和嫉妒,就是活生生的「別人家的老公」。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是,就是這個「別人家的老公」,居然在一場同學聚會後,突然像變了個人一樣,開始魂不守舍、鬼鬼祟祟,在家裡也手機不離身,還常常躲到廁所裡去接電話。

妻子開始擔心他是不是陷入傳銷組織,連連逼問之下,他全盤托出實情:原來,聚會上得知自己的初戀過得不如意,他突然產生了深深的內疚感──雖然當年是初戀主動離開他的,他對初戀也早已沒有了愛戀,但他仍然控制不住自責的想:「如果當年自己堅持把她留下,也許她就不會像現在這麼可憐了。」

因為自責,所以心裡開始牽掛,他總想著該怎麼幫她。一來二去,初戀越來越依賴他,讓他方寸大亂,一時間分不清自己到底只是同情還是愛情復燃了。

▲(圖/Shutterstock)
▲(圖/Shutterstock)
妻子得知真相後,又震驚又傷心,怎麼也不相信他居然也會有「外遇」。諮詢室裡,妻子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說:「我是那麼相信他,當年嫁給他就是看中他的人品,覺得全世界男人都有外遇了他也不會,誰知道他竟然也是這樣的人!」

我問A先生:「你老婆以前很信任你,覺得你不會是有外遇的人,你怎麼看

自己的呢? 你相信自己是這樣的人嗎?」

A先生說:「以前我相信,我從來沒有做過對不起老婆的事,而且還勸別的朋友也別做。可是現在,我自己也糊塗了……一方面,我從來沒想過背叛婚姻,但心裡好像真的放不下初戀,總覺得該為她做點什麼;另一方面,又覺得這樣對不起老婆……如果這真的是外遇的話,我就太鄙視我自己了。」

A先生的內心到底發生了什麼?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案例中的3個關鍵描述:當年是初戀女友主動提出的分手,現在覺得內疚的卻是A先生;初戀過得不好,A先生感覺到的是自責,卻不是心痛;A先生想為初戀做點什麼,而不是想跟她在一起。

你可能聽說過不少「有了現任,難忘前任」的故事,也聽說過、甚至經歷過很多男性對初戀數十年還念念不忘的情況。不知道你是否像心理諮詢師一樣發現這一點:這些念念不忘的,大多數是當年被分手的人;而那些當年主動離開的人,反而較少會有這樣的牽掛、內疚和自責。

這個悖論發生的原因在於:主動選擇分手的一方,已經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完成了關係的終結,完成了自己作為前任的角色體驗;而被分手的一方,則突然被剝奪了完成這段關係和角色體驗的權利,在愛情中聚集的心理能量,突然失去了傾注的方向,原本的計畫和設想,也都突然被宣告死亡。這些突然的喪失,會讓人充滿遺憾和內疚,只要有機會,就希望能做些什麼來完成它。

把這種現象叫做蔡加尼克效應(Zeigarnik effect) ,也稱為未完成情結。

蘇聯心理學家蔡加尼克(Bluma Zeigarnik) 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她邀請了32位受試者參與她的實驗,要求每個受試者都去做20件指定的工作。其中一半的工作在未加干擾的狀態下,允許受試者完成;另一半的工作在受試者執行的中途加以阻止,讓受試者不能完成。實驗結果發現,受試者對沒有完成的工作的記憶,比對已經完成的工作更多。未完成的工作平均可回憶起68%,而已經完成的工作只能回憶起43%。

換句話說,人們更容易忘記已經完成的事,而對未完成的事念念不忘。例如A先生,初戀是他「未能完成的」、「不成功的」事件,所以才會在有機會完成時,回到以前戛然而止的關係中,透過內疚、自責和為對方做些事情,來扳回自己失敗者的體驗,重建價值感。

其實,妻子最初的信任並沒有錯,A先生不過是落入假性外遇中,當他看清楚「未完成情結」對自己的影響,了解到自己需要的不是與初戀重新戀愛,而是給自己一個交代的時候,內心平靜了許多,不再遮遮掩掩,也更有力量在關係中劃清界限,在妻子允許的範圍內幫助初戀女友了。

未完成情結不只發生在初戀之上,有的人會因為童年養的寵物被送人,成年後養一大堆寵物來彌補自己;有的人會因為沒有得到讚美,而一生都在尋求他人的肯定。

著名的日本硬漢影星高倉健,一生努力衝刺,就是為了博得母親的一句誇獎。母親去世後,他在1993年獲得第13屆日本文藝大獎的最佳隨筆《期待著您的誇獎》中說:「我的一生,母親很少誇獎過我……媽媽,我期望得到您的誇獎,就是為了這個,我背著您討厭的刺青,汙血濺身……我一定要找到一位能代替您誇獎我的人。」

未完成情結的力量非常巨大,我們每個人身上可能都有這樣的情結,而每個人也都有完成它的衝動。如果不想讓這樣的衝動毀滅當下的生活,我們需要做的是:直接面對情結背後的傷痛,與它對話,在心理層面上、而不是現實層面上完成它的轉化。

未完成情結只是眾多情結中的一種。「情結」是榮格分析心理學理論中另一個重要概念,是指一些互相聯繫的潛意識內容的集合,是整體人格結構中一個獨立存在的心理單位,就像人格碎片一樣。情結蘊藏著非常多的心理能量,一種活躍的情結會暫時將我們置於一種強迫狀態,置於強迫的思考和行動狀態,甚至出現強迫性重複。

強迫性重複,指的是個體不斷重複一種創傷性事件或境遇,包括不斷重新製造類似的事件,或者反覆把自己置身於「類似的創傷極有可能發生」的處境裡。例如一個被初戀渣男傷害的女生,很可能會在往後的戀愛經歷中,反覆的遇到一樣的男生。

情結的出現與消失都有規律,往往不受我們意識的支配,甚至能夠支配我們的意識自我。情結在無意識中形成與累積,當它逐漸膨脹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有機會發作,而表現為我們人格與自我的「替代主角」。

情結深藏在潛意識之中,有積極情結與消極情結之分。因此,有的情結能夠帶來溫暖與愛意,有的情結卻會讓人情緒失控、失去理智,毀掉本來可能實現的幸福生活。當一個人身上的情結被啟動後,這個人就會有一種失去控制的感覺,一種完全身不由己的感覺。

例如,一個具有某種性情結的人,當他看見、聽見具有性暗示的資訊時,或者在書上讀到與性並沒有直接關係,但引起他性聯想或行動時,他就會感到情緒低落、惶惶不安。

情結是一種人人都有的正常心理現象,它們在內容、數量、強度和根源上有很大差異,有的產生於創傷性事故或經常重複的經驗,有的來源於道德的衝突,而所有情結背後都有更深刻的起源,也就是集體無意識中的原型。

例如約拿情結(Jonah complex) 。約拿是《聖經》裡的人物。他本身是虔誠的基督徒,並一直渴望得到神的差遣。神終於給了他一個光榮的任務,去一座本來應被罪行毀滅的尼尼微城勸人悔改,否則城將被滅亡。約拿卻抗拒這個任務,他逃跑了,躲避著他信仰的神。神找到他,喚醒他,懲戒他,甚至讓一條大魚吞了他。

最後,他終於知錯,前往尼尼微城宣告神的意思。最終尼尼微城的人,在神面前禁食悔改並獲得赦免。

「約拿」指渴望成長,又因為某些內在阻礙而害怕成長的人。約拿情結,指的是一種懼怕成功、成長的恐懼情結。有約拿情結的人,總是會在潛意識中給自己設置各種障礙,讓自己沒有辦法取得應有的成就。

又例如,大家常聽到的戀父、戀母情結。有嚴重戀父情結的女孩,會一直找大叔談戀愛;而有嚴重戀母情結的男孩,婚後則常常會因為婆媳關係問題,產生夫妻矛盾甚至婚姻危機。

此外,還有很多典型的情結,例如英雄情結、救世主情結、聖母情結、批評情結、處女情結、受害者情結、復仇情結等。

如果不想讓情結毀了當下的生活,我們可以借助一些心理諮詢與治療的方法,幫助自己解開情結,例如接受長期的精神分析、接受認知行為治療等。

文/林紫

本文出自《面具下的哪個我更受歡迎》任性出版



【看更多請到博客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