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共軍犯台威脅增!國軍打造全球最嚴密防空網因應

▲天弓三型防空飛彈。(圖/記者呂炯昌攝)
▲天弓三型防空飛彈。(圖/記者呂炯昌攝)

記者呂炯昌/特稿

美國國務院批准對台出售1億美元(約新台幣28億元)的愛國者系統工程勤務,進一步提升我國彈道飛彈攔截能力。面對共軍頻繁擾台、對台飛彈威脅,國軍持續打造全球最嚴密防空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軍防空網除IDF經國號、幻象2000與F-16戰機構成制空戰力外,另有高空、中空與野戰低空防空系統。國軍野戰防空主要部署於陸軍與海軍陸戰隊,1980年代引進45套最大射程3公里的檞樹飛彈系統,目前僅剩南部八軍團使用,擔負南台灣的野戰空防任務,在北部六軍團與中部十軍團換裝復仇者防空飛彈系統後,陸軍以「獵隼專案」建案,於2019年度編列預算採購中科院研發的陸射型劍二防空飛彈,以汰換僅存的檞樹飛彈。

陸軍共計向美國採購74套車載「復仇者」防空飛彈系統,能夠發射4連裝刺針飛彈,海軍陸戰隊與外離島駐軍擁有雙聯裝FIM-92刺針防空飛彈250枚。國軍持續向美採購單兵肩射型刺針防空飛彈,預計2025年可以完成,屆時將分別撥交給陸軍、海軍艦艇及陸戰隊、部分憲兵衛戍部隊使用。

車載天劍一型防空飛彈系統為空軍採用,搭配陸射型麻雀飛彈、35快砲建構空軍基地防空網,2005年正式成軍並加入戰備,肩負低空防空作戰的任務,該系統載具為8噸重卡車,每部發射車可掛載4枚天劍一型防空飛彈。

國軍中高層防空飛彈以中科院研發的天弓系列與美製愛國者飛彈為核心。在共機不斷繞台後,國軍為了強化東部地區防空能量,已在宜蘭、花蓮、台東完成國產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部署。立院1月12日通過2373億餘元「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預算」,其中343億元為採購天弓三型防空飛彈,計畫在全島部署弓三防空飛彈系統。

天弓三增程型防空飛彈傳聞2018年已完成測試驗證,除射程高度從45公里增程到70公里外,更提升抗干擾能力,未來量產部署在北部地區及重要軍事目標,可有效攔截中國東風21型中程彈道飛彈。

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在1991年波斯灣戰爭中經過實戰驗證,國防部自2007年起持續將愛國者二型飛彈規格提升至愛國者三型飛彈。面對中國軍事威脅日益增加,軍方在去(2021)年3月證實用對美軍購結餘款增購一批愛國者三型增程型飛彈(PAC-3 Missile Segment Enhancement,MSE),愛三增程型換裝新脈衝發動機後,射程更遠,能夠攔截射程600公里的地對地彈道飛彈。

防空密度高當然不代表我國就此高枕無憂,共軍除發展能降低雷達偵測的殲20與殲31隱形戰機外,更發展殲16D電戰機,殲16D可在打擊機群前方,先對敵軍雷達系統進行偵測、干擾與壓制,讓敵方雷達與防空系統喪失功能後,再讓後方的打擊機群作攻擊,未來共軍若犯台殲16D將是「先鋒部隊」之一。近期共機擾台出現殲16D電戰機,我國要確保防空網不遭癱瘓,不得不嚴加防範。

▲共軍殲16D電子作戰機。(圖/空軍司令部提供)
▲共軍殲16D電子作戰機。(圖/空軍司令部提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