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50萬人心律不整!零輻射治療有成 老年人1招防中風

▲台灣約有五十萬人有心律不整的問題;其中「心房顫動」更是老年族群心律不整中最常見的症狀。然常見仰賴X光透視機輔助,治療心律不整的心導管手術,其實潛藏著輻射危機,尤其年齡越小的孩童,易影響甲狀腺、性腺以及致癌風險。(圖/資料照片)
▲台灣約有五十萬人有心律不整的問題;其中「心房顫動」更是老年族群心律不整中最常見的症狀。然常見仰賴X光透視機輔助,治療心律不整的心導管手術,其實潛藏著輻射危機,尤其年齡越小的孩童,易影響甲狀腺、性腺以及致癌風險。(圖/資料照片)

記者蕭涵云/台北報導

因心律不整導致心跳加速、心悸、胸悶甚至休克、猝死而送醫的情況時有所聞,台灣約有五十萬人有心律不整的問題;其中「心房顫動」更是老年族群心律不整中最常見的症狀,每六位中風的病患就有一位與心房顫動有關。治療心律不整的心導管手術,常見仰賴X光透視機輔助,其實潛藏著輻射危機,尤其年齡越小的孩童,對輻射劑量的承受敏感度遠超過一般大人,易影響甲狀腺、性腺以及致癌風險;甚至醫生在進行治療時,也相對受到輻射影響,不少資深醫師的眼睛更因此有了職業傷害。醫界以3D立體定位系統促心律不整「零輻射」治療有成,再推動心房顫動社區篩檢計畫,呼籲老年人慎防中風疾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中榮民總醫院教學部副主任李必昌,分析拍攝X光帶來的輻射劑量。(圖/記者蕭涵云攝)
▲臺中榮民總醫院教學部副主任李必昌,分析拍攝X光帶來的輻射劑量。(圖/記者蕭涵云攝)
臺中榮民總醫院教學部副主任李必昌分享,採取X光透視的心導管傳統開心手術,易有傷口較大的問題;達文西手術雖然讓傷口變小,也降低輻射量,仍有風險;而最新3D立體定位(三維導航)的心導管手術,加上超音波導引,有助醫師精準判讀導管的位置與心臟訊號,不僅無傷口、無顯影劑使用,也能達到零輻射量,而且成功率與花費時間並無不同。

最常見的小兒心律不整為「心搏過速」,譬如明明在運動卻突然覺得心跳過快;發燒或身體不適時也會刺激心跳速度提高;或被媽媽罵一下,導致情緒過於激動等,都是誘發的原因。孩童因此導致胸痛、胸悶、心悸,也可能有呼吸困難、易喘、暈眩,甚至嚴重會導致暈厥,又因表達不夠精確而讓家長較難察覺。

當藥物無法有效控制或是狀況嚴重時,需考慮進行心導管手術。然而年齡越小的孩童,面對X光透視的心導管手術,輻射劑量的承受敏感度遠超過一般大人,易影響甲狀腺、性腺以及致癌風險。

▲台大醫院小兒科心臟科主治醫師吳美環,分享引進3D立體定位系統後,孩童心律不整「零輻射」治療有成,並爭取擁有健保給付成功,創造醫、病、健保三贏成果。(圖/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提供)
▲國立台大醫院小兒科心臟科主治醫師吳美環,分享引進3D立體定位系統後,孩童心律不整「零輻射」治療有成,並爭取擁有健保給付成功,創造醫、病、健保三贏成果。(圖/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提供)
國立台大醫院小兒科心臟科主治醫師吳美環分享,台大團隊自2016年底引進3D立體定位系統後,積極蒐集醫病資料,並爭取健保給付通過,爭取孩童做心導管手術時,可以真的完全不受輻射影響,又擁有健保保障,創造醫、病、健保三贏的艱辛路,走了六年才有今日的成果。

李必昌副主任提醒,家長平時可多觀察孩子的活動狀況、食慾與情緒狀態,若發現孩童有焦躁、不安,和日常表現不同的狀況就需多加留意。心律不整與咖啡因、茶鹼都有關,他也建議可以盡量少攝取,同時搭配適度運動,保持生活正常作息。有必要時可透過個人智能裝置紀錄孩童心律,監控偵測心律不整的問題。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律不整暨電生理中心主任葉勇信提到,「心房顫動」是老年族群心律不整中最常見的症狀,每六位中風的病患就有一位與心房顫動有關,還會增加失智和心臟衰竭的風險。他建議台灣進入高齡社會後,更是需要避免此疾病,然「有很多心房顫動患者幾乎無症狀」,因此希望透過推動「社區篩檢」,早期發現潛在心房顫動患者。

▲臺中榮民總醫院教學部副主任李必昌指出,兒童心導管手術已經可以透過3D立體定位系統實現零輻射,大量降低暴露於輻射的危害。(圖/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提供)
▲臺中榮民總醫院教學部副主任李必昌指出,兒童心導管手術已經可以透過3D立體定位系統實現零輻射,大量降低暴露於輻射的危害。(圖/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提供)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律不整暨電生理中心主任葉勇信,有五成心房顫動患者沒有症狀,因此透過篩檢有助找出潛在患者,及早治療降低中風風險。(圖/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提供)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律不整暨電生理中心主任葉勇信,有五成心房顫動患者沒有症狀,因此透過篩檢有助找出潛在患者,及早治療降低中風風險。(圖/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提供)
▲左起: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常務理事羅力瑋主任、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劉言彬秘書長、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溫明賢理事長、國立台大醫院小兒科心臟科主治醫師吳美環、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諮議委員會委員陳適安院長、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理事葉勇信主任、臺中榮民總醫院教學部李必昌副主任。(圖/記者蕭涵云攝)
▲左起: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常務理事羅力瑋主任、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劉言彬秘書長、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溫明賢理事長、國立台大醫院小兒科心臟科主治醫師吳美環、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諮議委員會委員陳適安院長、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理事葉勇信主任、臺中榮民總醫院教學部李必昌副主任。(圖/記者蕭涵云攝)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2021年曾在嘉義縣及宜蘭縣,總共篩檢了兩萬多位社區民眾,其中偵測出心房顫動的人數達300多位,順利後續轉介治療,接受抗凝血劑治療,降低中風機率。

葉勇信主任呼籲,心房顫動是多發性成因構成,年齡越高或是有心臟相關病史、家族史者,都是屬於心房顫動的高危險族群,建議民眾可以主動進行心房顫動篩檢,及早診斷、治療,就可有效避免嚴重併發症,也期望未來有更多縣市政府加入「心房顫動篩檢計畫」。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