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禁台產品!4項恐成下波目標 學者授養套殺解法

▲中國接連禁止台灣水產品、飲料食品銷中。(圖/記者許若茵攝)
▲中國接連禁止台灣水產品、飲料食品銷中。(圖/記者許若茵攝)

記者許若茵/台北報導

中國接連禁止台灣水產品、飲料食品銷中,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今(11)日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建議,台灣除輔導業者,也應投入資源盤點,提早因應下一波可能遭到暫停輸入的品項。他也提到,台灣身為需求端,要提高不可取代性,並降低對單一市場倚賴、分散風險。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8日中國海關總署禁止台灣水產品輸中,昨(10)日中國再禁止台灣啤酒、金門高粱等進口。邱達生分析,中國動輒祭出禁運,讓相關業者措手不及,像是先前蔬果禁運也都未經盤點,這些產品在中國市場都並非無可取代、商品在市場替代性高,中國市場的需求也不是很高,建議在現在兩岸關係下,短期內除了協助業者,也需要投入資源,盤點不太跟市場機制相關輸入中國產品提早因應、分散風險。

邱達生解釋,中國會先大量進口,台灣業者為了因應中國市場需求,會在供給端投入人力與跟資源,等到市場需求不是符合市場機制時,需求端被切斷,供給端出現問題,就容易被政治操作,「因為中國不是一個遵守市場機制的經濟體,你跟這樣的一個經濟體從事貿易的話,特別這部分要比較小心」,現在兩岸之間也沒什麼溝通、申訴管道,兩岸貿易時,台灣很多時候都站在供給方身分,因此要先盤點市場機制需求是刻意、政治用意需求,才不會一旦遭到對岸禁運時,才不會求助無門、交易成本太大,造成業者損失,很容易轉換成對執政當局不滿的情緒。

對於下一波較有可能被列為禁運的項目,邱達生分析,現在ECFA的大項目都還沒在禁運名單中,但是可能要小心,例如石化、運輸、機械、紡織等早收清單中的大項目,自ECFA成立以來,這4大項佔台灣對中國出口的比重逐年減少,意味著可能慢慢被中國當地企業取代,這種替代性較高的項目都要謹慎,而農漁產品也在ECFA中不是主要項目,中國已經對次要項目行動了,未來ECFA四大項是否成為中國動手目標,就要去了解。

邱達生觀察,雖然ECFA早收清單4大項對中國出口比重逐年減少,但不包含在ECFA的ICT零組件佔比卻是逐年增加,就是市場機制下,中國確實有需求,其他中國無需求產品就容易受到紅色供應鏈、其他帶政治目的打壓,而中國與台灣關係又比較特殊,因此要更加謹慎保護自己,提高產業競爭力,拉高需求端不可取代性,也要分散風險,降低倚賴單一市場,像是透過新南向機制,找到其他市場。

對於台灣屢向WTO申訴卻未見明顯效果,邱達生直言,WTO功能受到質疑,提出申訴檢核過程曠日已久,像是前美國總統川普就覺得WTO對美貿易沒有什麼保障,但台灣因為沒有貿易協定,只能靠WTO管道申訴,讓中國市場知道台灣的關切與不滿,「這是一定要」,不過若想要等到結果,恐怕業者已經遭受損失、緩不濟急,台灣是小經濟體,產業處於供給端,要小心需求方變化,「特別是像中國這樣的需求方,更要比較謹慎」。

被問及該如何解讀中國動作頻頻,是否為政治報復,邱達生坦言,「現在只能猜測」,指控中國帶有政治議題中國都會否認,即使這是具有政治目的合理解讀分析,不過中國否認下,沒有十足證據也只能推敲,但台灣也必須先檢視自己是否有違反規定,屆時提出相關申訴才會有比較強而有力的後盾、站得住腳。

「這沒辦法,因為在國際貿易在需求方會比較有籌碼,我們是賣家,他是買方,國際貿易本來就是需求方是比較有話語權」,被問及該如何避免中國養套殺手段,邱達生認為,只要產品真的是無可取代,中國想養套殺也不是那麼簡單,例如像今年11月時,中國迫於美國壓力不得不囤貨,中國進口台灣電子零組件呈現兩位數增長,中國若對台灣生產的東西真的有需求且無可取代,就無法養套殺,「你跟『人治』色彩這麼重的一個需求市場打交道,沒辦法,你只能設法一直讓自己的產品無可取代,要不然就是看怎麼重建溝通的渠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