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作就心肌梗塞!粥狀動脈硬化9成無症狀 醫曝猝死關鍵

▲心腦血管疾病長年列為國人10大死因之一,根據衛福部國健署105年死因統計結果分析,於70歲以下造成的生命年數損失竟高達13~14年。(圖/資料照片)
▲心腦血管疾病長年列為國人10大死因之一,根據衛福部國健署105年死因統計結果分析,於70歲以下造成的生命年數損失竟高達13~14年。(圖/資料照片)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心腦血管疾病長年列為國人10大死因之一,根據衛福部國健署105年死因統計結果分析,於70歲以下造成的生命年數損失竟高達13~14年。而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臨床上被稱作無形殺手的「粥狀動脈硬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何謂粥狀動脈硬化?
你也常覺得太累、有點喘或有點悶悶的嗎?卻總是安慰自己,稍微休息一下就好了?臺中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鄭諭聰直言,臨床上遇過不少這樣潛藏「粥狀動脈硬化」危機的病人,一發生就直接送到急診室,運氣不好更直接「OHCA」院外休克心跳停止,因大範圍心肌梗塞造成心臟驟停,相當危險。

全身重要器官主要都透過動脈血管提供養分,正常人血管會隨著年齡逐漸硬化,若血管硬化程度嚴重,血管壁上產生脂肪沉澱(粥狀斑塊),累積造成血管狹窄及血流不足,將對器官產生缺血的栓塞影響,嚴重會導致腦血管灌流不足、心肌缺氧等危機。

醫師鄭諭聰表示,最危險的是粥狀斑塊突然破裂,造成血小板瞬間凝結,便直接將血管堵住,腦梗塞導致中風、或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然而在血管慢慢變硬前,將近8、9成時間,民眾在發病前常是毫無症狀,因此臨床上粥狀動脈硬化又被稱作「無形殺手」。

3關鍵判斷粥狀動脈硬化高危險群
鄭諭聰指出,民眾本身若具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或心腦血管相關家族遺傳病史(心肌梗塞、中風、糖尿病)、及抽菸(曾經抽過菸3~5年,即使目前已戒菸也算),都是「粥狀動脈硬化」高危險群。血管在日月累積下慢慢硬化或形成斑塊,一直到重要血管狹窄程度超過70%,病人才有可能有臨床徵兆出現。

就算本身不抽菸,吸入二手菸、處於三手菸環境也都有風險,鄭諭聰醫師更直言「抽一根菸或抽一包菸,都會對血管造成傷害。」鄭諭聰醫師也指出,尤其是活動量不足、不習慣運動及高齡者,更不易察覺身體已暗藏危機,前一刻還能正常生活,但一發作便是中風或心肌梗塞;或即使發病前曾有症狀,也常因過於輕微或時間很短暫,而容易被病人忽略,這便是血管疾病最可怕之處。

易輕忽的粥狀動脈硬化徵兆
鄭諭聰除了建議「粥狀動脈硬化」高危險群,一定要服藥控制病情,最好能戒煙;並養成規律運動,較容易察覺身體異常。尤其提醒男生超過45歲、女生超過55歲,又有「鼻子以下、肚臍以上部位」不適的人,要優先警覺是否心臟出了問題。

心臟的不舒服會透過神經傳導到各部位,鄭諭聰便揭露,「粥狀動脈硬化」即使有細微徵兆,卻容易誤以為是別的病痛而忽略主因,不可不慎。

喉嚨痛、牙痛、胃痛都跟粥狀動脈硬化有關?
鄭諭聰分享,臨床上曾遇過民眾因「喉嚨緊緊」、健檢心電圖異常,經電腦斷層發現心臟缺氧;也有「下巴痠痠」病人看牙醫沒用,或是「胸悶」、「肩膀痛」歷經波折才發現心臟血管阻塞。

甚至有「胃痛、上腹痛」的病人,在做胃鏡同時發作而心臟驟停。鄭諭聰表示還遇過「膏肓痛」不適長達十年的病人,經過心導管治療,背部兩側肩胛骨之間的困擾便不藥而癒。

靠「健保給付」檢測精準揪出病因
突然心臟猝死多好發於50~60歲、腦部則是60~70歲,因此鄭諭聰建議民眾40、45歲開始就要有所警覺,不要等到心肌已經受傷才處理。偏「功能性」的檢測包括心電圖、心臟超音波,或跑步機運動心電圖;關節不好的人可選心臟核子醫學掃描,能評估心臟缺氧風險,準確率達7~8成。

而低中風險的病人,即使症狀不太頻繁但也有缺氧的話,理論上還是建議服藥保護血管、降低心臟缺氧。高危險病人若重度缺氧,即使症狀不明顯,仍建議採取侵入性的心導管檢查,幾乎可以百分百確認血管是否嚴重狹窄造成心臟缺氧。

爾後再搭配定期追蹤,或於服藥後再安排壓力測試等檢測,觀察缺氧問題是否變嚴重等,需要進一步介入處理。

預防粥狀動脈硬化!不可隨便停藥、亂吃偏方
前述高危險群除要養成規律作息,遇相關疾病一定要積極靠藥物治療,尤其血壓控制一定要達標,病患自己在家也要固定測量;並搭配預防血栓形成的抗血小板藥物,病患不可貿然隨便停藥。不過鄭諭聰醫師也提醒,雖然慢性病藥物都需長期服用,「但血壓藥不可能同一款吃十年不變」,根據季節氣候、病人情緒等原因,病況都會有所波動而調整用藥。

日常規律運動則建議最好每日40分鐘有氧運動,包括騎單車、慢跑、快走、有氧瑜珈等,對心臟保養最好。

不攝取看不到食物原型的「加工食品」,避免泡麵、罐頭、醃漬類等高油高鹽食品,吃完血壓容易升高,傷害血管內膜;或盡量減少刺激性辣的、炸的、及咖啡、菸酒。鄭諭聰醫師還提醒,膽固醇過高的人,需減少食用四隻腳的肉類,可改吃魚肉或雞肉攝取肉類蛋白質。

服用任何保健食品前,都需請臨床心臟科醫師評估,衡量與已服藥物間是否有衝突。尤其避免再服用活血成分的中藥,鄭諭聰醫師叮嚀「易有出血風險」。

抗血小板藥要吃對!伴隨腸胃不適有得解
鄭諭聰指出,無論是初期預防、或罹患心腦血管疾病後防止再度發生,最常用以保護血管的藥物為阿斯匹靈,用來降低血小板凝結功能,常常三高病人血管內膜已經相當不穩定,粥狀斑塊一旦破裂,便容易刺激血小板瞬間凝結阻塞血管。

而阿斯匹靈最大的副作用便是腸胃消化道、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因此,通常開立時會同時搭配胃藥作預防;少數大腸憩室發炎,也能以胃鏡技術快速處理。服用抗血小板藥物的病人,臨床上還容易有輕微出血問題,例如一摩擦皮膚就瘀青、牙齦出血等,可透過醫師臨床觀察、或檢視凝血功能穩定程度,來決定是否需更換其他替代抗血小板藥物。呼籲在治療期間有發生異常症狀的病人,應儘快向主治醫師反映,討論是否需要更換其他合適的治療選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