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餅」較厲害!潤餅魅力無遠弗屆 從越、菲到阿姆斯特丹

▲在殖民印尼過後,潤餅文化也「逆風」吹回荷蘭。(圖/翻攝自臉書@Chong Kee - Netherlands)
▲在殖民印尼過後,潤餅文化也「逆風」吹回荷蘭。(圖/翻攝自臉書@Chong Kee - Netherlands)

國際中心楊智傑/綜合報導

潤餅對台灣人來說,是清明時節掃墓祭祖時不會忘記的傳統料理,不過就像薄薄的餅皮裡裹著豐厚的蛋絲、豆干等食材碎料,潤餅背後的歷史文化淵源與影響力事實上也超乎人人能一手掌握的豐富程度。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慶祝春日降臨,世界各地都有「吃春」習俗,唐朝杜甫作詩「春日春盤細生菜」,就是吃春餅的最早記載,而這也就是潤餅的前身。中國因為幅員遼闊,所以流傳下來的「吃春」習俗不盡相同,早前閩南一帶的泉州習慣享用的「春捲」其實就是如今台灣人口耳相傳的「潤餅」。

元朝期間,泉州作為重要海港,與歐、亞、非等多地國家進行貿易往來,也因此當地享用潤餅前使用的食材也很「國際化」,例如有來自菲律賓呂宋島的花生、台灣運來的糖、荷蘭來的黃豆等等,吃潤餅的文化也因此傳播至東南亞,甚至遠赴荷蘭。

▲因應清明連假,新住民體驗包潤餅。(圖/移民署)
▲因應清明連假,來自東南亞各地的新住民家庭齊聚包潤餅、互相嘗試不同的家鄉味。(圖/移民署)
在越南,潤餅被稱為(Gỏi cuốn)是用米紙而非麵粉揉製,餡料加入生蔬菜、熟肉或海鮮,包裹以後蘸魚露 (nước mắm) 醬汁食用;菲律賓的潤餅則同樣發音「lumpia」,是受到中國福建一帶閩南語的音譯,數百年來已完全融入菲律賓飲食,遍及群島的各個島嶼。

印尼潤餅則以各地食材特色及當地飲食口味發展出不同流派,但不管「怎麼變」,潤餅始終是街頭小販所販賣的搶手美食,是地方民眾普及喜愛的小吃;而因為印尼曾是荷蘭的殖民地,潤餅也在荷蘭甚至比利時的小吃菜餚中擁有悠長歷史,例如印尼爪哇北海岸的一座城市,1682年曾被荷蘭統治,當地潤餅習慣塞入蝦米、竹筍、米飯等食材,這種流派也成為「荷蘭版潤餅」的雛形。

在荷蘭,潤餅有「loempia」、「kroepia」兩種,前者在荷蘭通常做為開胃菜或小吃食用,是露天咖啡廳最受歡迎的餐點之一;後者則形狀比較偏向方形,內容物不僅有蔬菜,餡料還加入炒飯,在荷蘭沿海城市「Katwijk」甚至坐落著歐洲最大的潤餅廠,尖峰時刻每天可以生產70萬個潤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