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在北車大秀傳統千手舞 開齋節慶典超熱鬧

▲Uters Dancer有20多位印尼移工組成的舞蹈團,大部分從事家庭看護工作。(圖/記者攝於2023.04.23)
▲Uters Dancer有20多位印尼移工組成的舞蹈團,大部分從事家庭看護工作。(圖/記者攝於2023.04.23)

記者賴正琳/綜合報導

疫後解封的首場新移民大型活動特別選在印尼朋友熟悉的交通熱點,台北車站一樓大廳舉行,邀請印尼朋友們歡慶開齋節,並藉機向國人介紹伊斯蘭教之文化與習俗,表達台灣對新移民母國文化的支持與重視。開齋節是伊斯蘭教的重要節日,與華人的新年相似,穆斯林們會在這天拜訪親友、互道祝福、分享食物和甜點,慶祝齋戒月的結束。活動現場宛如大型嘉年華,不僅有俗稱「千手舞」的印尼亞齊Saman莎曼舞表演、印尼哈德拉(Hadrah)伊斯蘭傳統樂器與歌頌表演,主辦單位也請來40名新移民著印尼華麗傳統服飾走秀,一同慶祝印尼獨有的國定紀念日,即4月21日「卡蒂妮日」(Kartini Day,又稱女英雄日或印尼婦女節),這天是印尼女性平權運動始祖卡蒂妮的生日,她在短短25年人生裡致力為印尼女權運動付出,由於來台工作的印尼移工多以女性為主,卡蒂妮堅毅不拔的形象成為了他們的精神寄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次,莎曼舞由Uters Dancer演出,Uters Dancer有20多位印尼移工組成的舞蹈團,大部分從事家庭看護工作。她們說:「團員們利用休息時間團練,讓舞蹈表演更加優美,能夠在台灣人面前表演印尼傳統舞蹈是他們的驕傲。」

▲千手舞是印尼的代表性舞蹈。(圖/記者攝於2023.04.23)
▲千手舞是印尼的代表性舞蹈。(圖/記者攝於2023.04.23)
莎曼(Saman)舞又稱千手舞,是印尼蘇門答臘(Sumatra)島北端亞齊(Aceh)省尬佑(Gayo)族的代表性舞蹈,和其伊斯蘭信仰和捕魚生活有密切關係。表演形式為團體歌唱與複雜的肢體節奏動作,邊唱邊舞,除了領唱者可能用手鼓強化節奏之外,不用樂器。此舞以歌曲、手勢、及肢體動作三大元素組成,特色在於節奏與舞者之間肢體動作的協調,節奏與動作變化多端,例如拍手、拍打身體加上頭部與上半身的各種變化,卻必須有高度協調的精神與技巧。在亞齊,每個地區都有獨特的舞蹈手勢,目前已有多達130種不同的手勢列入官方紀錄中。莎曼舞在2011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無形文化資產代表作名錄。

此次由中央廣播電臺、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及中華民國外籍人士關懷服務協會共同主辦的「印尼卡蒂妮在台慶開齋」暨2023中央廣播電臺印尼語聽友會活動,迎來眾多出席嘉賓,包括國家人權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菊院長、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中央廣播電臺董事長賴秀如、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代表夫人兼代表處婦女會長Mrs. Mella Mutia Iqbal及中華民國外籍人士關懷服務協會理事長周麟杰等多位貴賓皆出席盛會與千名印尼朋友歡慶。

▲印尼朋友們湧入北車歡慶開齋節。(圖/記者攝於2023.04.23)
▲印尼朋友們湧入北車歡慶開齋節。(圖/記者攝於2023.04.23)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