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夏天「午後總是下大雨」?背後原因曝光:又急又快躲不掉

▲台灣在時序進入夏天後,不僅炎熱的高溫令人難受,午後更是常常有突如其來的大雨,讓人猝不及防。(圖/記者張志浩攝)
▲台灣在時序進入夏天後,不僅炎熱的高溫令人難受,午後更是常常有突如其來的大雨,讓人猝不及防。(圖/記者張志浩攝)

記者張志浩/綜合報導

台灣在時序進入夏天後,不僅炎熱的高溫令人難受,午後更是常常有突如其來的大雨,毀掉大家準備好的行程,有時雨勢甚至持續到晚上,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受到「熱力作用」和「海陸風的交互作用」影響,若再配上西南季風帶來的水氣,台灣上空的「熱對流」就會發展更旺盛,又急又快的雨勢讓人猝不及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央氣象局說明,夏天「午後雷陣雨」大致分為發展期、成熟期及消散期3個階段。白天時陸地升溫快,地面的高溫會加熱上方的空氣 ,因為「暖空氣比較輕」,會往上飄,形成一股上升氣流,上升的空氣越往高處,遇到的環境冷,導致水氣開始凝結變成雲,當氣流繼續上升,雲就會越積越厚。

隨著時間推移,雲中的水珠變得更大更重,有的凍結成雪或雹、有的雨滴越結越大,直到無法再被上升氣流支撐後,便會開始落下,並替陸地帶來降雨;而在下雨之前,「下降氣流」會先比雨滴還早抵達陸地,因此在夏天午後感受到涼爽的陣風時,意味著一場雷雨就要來臨。

▲夏天「午後雷陣雨」主要是熱力作用和海陸風的交互作用所導致。(圖/「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 」臉書)
▲夏天「午後雷陣雨」主要是熱力作用和海陸風的交互作用所導致。(圖/「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 」臉書)
天氣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 」也補充,暖空氣往上飄,在陸地形成上升氣流時,海面上的空氣會進來,填補陸地上的空缺,形成「海風」,同時加上一些水氣,在熱力作用下,中午過後山區容易有對流雲系發展,也就是所謂的「西北雨」。

而時間到了晚上時,情況則和白天相反,陸地降溫速度快,海面降溫速度慢,當海面上較暖的空氣往上飄時,陸地的空氣向外填補海面上的空缺,形成「陸風」,此時如果台灣附近的盛行西南風,「陸風」就會與「西南風」在沿海地區「交會輻合」,開始產生對流雲系,若西南風夠強,雲系發展就會往內陸地區延伸,並帶來較持續的降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