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含氚核廢水排入海!環團14日響應全球行動:憂其他放射性核種

▲多個環保團體今(6)日赴日台交流協會,呼籲撤回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計畫,預告將於9月14日響應全球串連行動。(圖/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提供)
▲多個環保團體今(6)日赴日台交流協會,呼籲撤回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計畫,預告將於9月14日響應全球串連行動。(圖/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提供)

記者李琦瑋/台北報導

日本已於8月24日開始排放福島核電廠的核廢水,引發國際各界極大的擔憂與反彈,由多個環團組成的全國廢核平台今(6)日至「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外舉辦記者會,向日本政府重申反對立場,不該將核災代價轉嫁到全球環境,呼籲撤回排放計畫,並預告將於9月14日響應全球串連行動,共同表達反對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的訴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表示,日本政府多次以「處理水」一詞來取代「核廢水」,並試圖跟一般核電廠的排水比較,宣稱經過過濾與稀釋後,比一般核電廠的排放水更安全,事實上,福島核災所儲存的污染水與來自核電廠正常運轉期間的排放水,這兩者的風險與性質有極大的差別,福島核廢水經過受損的反應爐爐心,因而被大量的放射性核種污染,一般核電廠的排水則沒有接觸過反應爐爐心,不會含有高放射性。

崔愫欣說,高污染性的核廢水不該排放在自然環境中,即使經過過濾,但仍有極高的環境風險,僅以水中的「氚」含量比較,掩蓋了水中可能仍有其他放射性核種的事實,這只是日本政府試圖淡化核廢水對海洋所造成影響的說詞。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祕書長楊順美表示,日本使用「多核種處理系統」設備,宣稱可以過濾掉「氚」和「碳14」以外的62種放射性核種,但實際上並不是百分之百徹底去除,只是將放射性濃度稀釋至符合日本法規為止。根據台灣原能會去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到日本東電的考察報告,目前福島核電廠內儲存的放射性污水,有70%水中的放射性核種活度尚未達到排放標準,需進行二次處理。

楊順美指出,此外,每個儲存罐裡面的放射性物質也不同,日本政府卻聲稱ALPS技術能將鍶90和碘129等有害放射物質的濃度,在第二階段處理後降低到預期規定限值之下,但是這些數據,在目前刻意被淡化,只將重點放在「氚」的含量,這是非常混淆焦點的說法。

環境法律人協會特聘研究員謝蓓宜表示,福島外海正好是台灣北太平洋的重點遠洋漁場,包含秋刀魚、長鰭鮪魚、北太赤魷等漁獲的重要漁場,是排放核廢水之後首當其衝的漁場,若說福島含氚廢水要1年後才會影響台灣的說法,很有可能還是過於樂觀。

謝蓓宜呼籲,台灣政府應主動回應民眾對食安的擔憂,此外對漁民應有完整的資訊教育,輔導使用預測系統,並建立因應預測出海的措施、捕撈後檢測的機制,以確保台灣水產品的安全無虞。福島排放核廢水將持續長達數十年,台灣的檢測量能是否能夠持續維持,還是未來會因應情況調整量能,也是應說明清楚的事項。

全球運動網絡預告將會展開新的共同行動,將於9月16日於紐約聯合國總部前以及洛杉磯、首爾、名古屋、雪梨及蘇黎世等城市舉行燭光集會活動,並向聯合國的官員提交反對排放核廢水入海的100萬聯署信,台灣的全國廢核平台也將於9月14日在台北舉辦燭光排字活動響應全球串聯,反對與阻止日本排放福島核電廠的廢水進入太平洋的計畫,同時建議或採用已經提出更為科學的替代方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