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失智者:「我和以前比,差太多了,做了更丟臉….」
家人:「他做不好的,太危險了,拜託千萬別讓他做,保護他才重要!」
照顧者:「為何要復能?他躺著不要起來走動,我們照顧起來比較輕鬆。」
失智家庭10大需求排名
根據失智症協會111年全國失智家庭需求調查統計,諮詢需求排名為- 政府長期照顧資源的使用64%
- 症狀因應/適應、照顧技巧61%
- 幫助延緩之活動訊息53%
- 經濟補助或其他社會福利資源51%
- 就醫及用藥問題43%
- 認識失智症等疾病知識43%
- 外出或居家安全35%
- 財務管理規劃/法律問題25%
- 就業協助7%
- 駕駛問題5%
居家環境技巧建構方案
毛慧芬表示,藉由專業人員與個案/照顧者合作,依照個案狀況設定目標,設計個別化職能活動、調整環境,以維持失智症個案參與職能的機會。可提升失智者的日常功能與生活品質,並減少精神行為症狀、照顧者對個案行為的負荷與擔憂。根據衛生福利部委託計畫「失智症患者與其家屬之整合型長期照顧服務模式研究 」顯示,透過約6次教導個案/照顧者的策略,比起一般衛教更能長期建立照顧者照顧自信與壓力。
- 自主≠完全獨立:
- 不過早放棄:
- 破除刻板印象、增進不放棄的信心:
不放棄變得更健康 失智 ≠ 無望

她呼籲確保失智者的醫療復健權利,儘可能延緩認知衰退、延長獨立的時間,支持失智者的生活安排、社區參與。例如開車與駕駛議題,除了不讓失智者上路,能否思考讓失智者「可以訓練,儘可能維持?」尤其政府是領頭羊,有責任推動各項政策與投入資源,加以宣導提供優質、具實證、方便、可近的服務。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92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