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擊新勢力/中華隊吃悶虧?評分絕對主觀 資深裁判給出建議

▲台灣「拳擊女王」陳念琴在杭州亞運拿下銅牌,續拚巴黎奧運資格。(圖/中華奧會提供)
▲台灣「拳擊女王」陳念琴在杭州亞運拿下銅牌,續拚巴黎奧運資格。(圖/中華奧會提供)

記者路皓惟/專題報導

中華拳擊代表隊在今年杭州亞運大爆發,共搶下1金、2銀、2銅五面獎牌,同時男子甘家葳、賴主恩,女子林郁婷、吳詩儀,共斬獲4張奧運門票,下一步就是瞄準奧運獎牌。《NOWnews今日新聞》也透過協會、教練、國際裁判和選手來探討下一步計畫,讓拳擊在巴黎奧運成為中華隊最大獎牌庫。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拳擊主觀性評判方式一直存在爭議,過往亞運拳擊項目就爆出不少爭議判決,2014年仁川亞運就爆出印度選手Sarita Devi不滿判決不公拒領獎牌事件,2018年雅加達亞運北韓選手潘哲萊也因不服判決,拒絕離場,最後遭警察驅離的事件。

今年杭州亞運女子拳擊項目,台灣拳擊好手黃筱雯、陳念琴和吳詩儀都巧合敗給地主中國選手,黃筱雯8強敗給中國選手常園,陳念琴輸給中國選手楊柳收穫銅牌,吳詩儀則是不敵中國地主選手楊文璐以銅牌作收。

拳擊比賽設有5位裁判,每回合由裁判各自給分,最後三回合打完計算總分,得到3名以上裁判總分較高的一方勝出,但拳擊與跆拳道和柔道其他技擊運動相比,評分判定絕對主觀,最終的評分往往取決於裁判的個人觀感。

拳擊手出身的國內資深裁判張世珍坦言,拳擊確實存在許多模糊地帶,最大原因就是拳擊沒有清晰明確的計分規則。過去拳擊也曾嘗試使用電子計分系統,張世珍認為,儘管有電子計分器,但每一位裁判按的分數還是不一樣,難保不會有誤判發生,也難以避免裁判的主觀判斷對比賽結果產生決定性影響。

▲杭州亞運拳擊女子60公斤台灣好手吳詩儀(藍)拿下銅牌。(圖/美聯社)
▲杭州亞運拳擊女子60公斤台灣好手吳詩儀(藍)拿下銅牌。(圖/美聯社)
拳擊比賽有時也會出現搶點的情況,選手會在每個回合開始及結束前積極出拳,目的就是為了讓裁判留下印象,一般來說拳擊的計分標準,以拳擊手的有效拳作為主要判定,第一是有效拳的數量,第二是控制比賽能力,第三是選手的競爭性。

張世珍表示,「出拳將對手打到失去重心算有效拳,但失去重心仍脫離不了主觀因素,因此拳擊選手只能盡量在場上打出競爭性,最好用實力把對手擊倒。」

此外,拳擊太過主觀的評分方式不僅有黑箱問題,加上國際拳擊總會(IBA)屢爆貪腐醜聞,在2023年6月底正式被國際奧會(IOC)除名,儘管2024年巴黎奧運和2028年洛杉磯奧運仍有拳擊賽事,但未來仍有被踢出奧運的危險。

🔥拳擊新勢力/甘家葳拚巴黎奧運遇最大困境 恩師:只有兩條路可走

🔥拳擊新勢力/拳后林郁婷拚奧運鎖定歐洲勁敵 黃金計畫能推一把?

▲杭州亞運女子拳擊54公斤級八強賽,黃筱雯0:5吞敗,提前在8強止步。(圖/特派記者葉政勳攝)
▲杭州亞運女子拳擊54公斤級八強賽,黃筱雯0:5吞敗,提前在8強止步。(圖/特派記者葉政勳攝)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