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新篇章!台電中研院研發去碳燃氫技術 9月發出首度電寫歷史

▲台電、中研院今(14)日發布「去碳燃氫成果」,為氫能技術再寫新篇章。(圖/台電提供)
▲台電、中研院今(14)日發布「去碳燃氫成果」,為氫能技術再寫新篇章。(圖/台電提供)

記者鄭妤安/台北報導

台灣氫能技術再突破!台電、中研院今(14)日發布「去碳燃氫成果」,技術本身由中研院研發,整合台電引進的國內第1套65kW混氫型微氣渦輪發電系統,今年9月成功以混氫10%比例運轉發出第一度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電與中研院於今日上午舉行「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發布會」,台電說明,所謂的「去碳燃氫」是將天然氣透過高溫裂解為氫氣與固態碳,該技術過去主要用於工業碳原料產製,近年來,隨國際淨零排放趨勢,德、美、澳等國相繼試驗將其作為產氫來源之一,應用於發電領域,台電也與中研院於今年2月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正式展開商業應用實驗。

總統蔡英文於致詞時表示,2050淨零轉型已經是全世界的共識,政府已經宣布在2030年前,將投入9千億元來推動12項關鍵戰略,也在今年3月提出「淨零科技方案」,規劃每年至少投入150億元,加速淨零科技的研發和應用。

國際能源總署(IEA)指出,短期的減碳大多來自目前已成熟技術,但長期的淨零則需要仰賴新的減碳技術。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如今所有主要國家都在發展氫能,氫能主要來源有二,第一是再生能源,第二即「去碳燃氫」,前者量體不足,後者則有技術要克服,而今日的發佈會主要展示台電與中研院成功讓天然氣裂解製氫燃燒發電技術跨出實驗室,串接商用小型發電機組。

台電官員指出,去碳燃氫技術經中研院研發,整合台電引進的國內第1套65kW混氫型微氣渦輪發電系統,今年9月成功以混氫10%比例運轉發出第一度電,後續中研院將與國內氣體製造商擴展應用規模,目標年底前將合作產出的氫氣應用於興達電廠燃氣機組氫氣混燒示範。

在氫氣來源供應穩定、輸儲設施搭配完善下,以氫氣替代5%天然氣估算,每年可減少超過7000噸碳排放量,未來將視技術發展逐步提高混氫比例,進而推展至國內其餘電廠機組。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