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台語不是叫刺波!專家認了「正確念法有2種」 誤解真相曝光

▲草莓真正的台語念法不是「刺波」(tshì-pho),而是另有其他兩種正確讀音。(圖/Unsplash)
▲草莓真正的台語念法不是「刺波」(tshì-pho),而是另有其他兩種正確讀音。(圖/Unsplash)

記者潘毅/綜合報導

台灣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蔬菜水果,許多長輩也都習慣以台語來做為代稱。但你知道「草莓」真正的台語念法不是「刺波」(tshì-pho)嗎?文化部今(12)日就發文分享了兩種正確的草莓台語念法,並解釋了產生誤會的真實原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常見的冬令蔬果台語,大家知道哪些呢?」文化部今(12)日發文表示,為了讓大家可以在市場用親切的台語與市場老闆採購蔬果,特別整理幾個「特殊」臺灣冬令蔬果,讓民眾下次開口前不打結。

📍冬令蔬果台語念法大集合

🍓 草莓|草莓 tsháu-m̂
產季-約每年12月至隔年4月

草莓的台語讀音為 tsháu-m̂,也有許多人唸做 tsháu-muê,其「莓」字的唸法不同來自於台語「白話音」與「文言音」的差異。
另一種大家也常聽到的 #刺波(tshì-pho)念法,其實主要是稱呼山林、鄉野郊外所看見的野草莓,因看似一顆一顆組成又帶有刺毛而得名,與草莓是同科不同屬的親戚。

▲市售常見的聖女番茄以及玉女番茄該怎麼區分?內行人曝分辨的關鍵點。(示意圖/取自pixabay)
▲番茄讀音曾由英文轉日文再化作台語的音譯。(示意圖/取自pixabay)
🍅 番茄|柑仔蜜 kam-á-bi̍t/臭柿仔 tshàu-khī-á
產季-約每年11月至隔年4月

把番茄唸作トマト(thoo-má-tooh)這個由英文轉日文再化作台語的音譯或者 臭柿仔(tshàu-khī-á)時,對方就會一耳聽出你來自臺灣中北部,因為臺灣南部大部分的地方都把番茄唸作 柑仔蜜(kam-á-bi̍t)。

🥬 菠菜|菠薐仔 pue-lîng-á
產季-約每年11月至隔年4月
大家逢年過節吃的長年菜 是「芥菜」還是「菠菜」呢?據《臺灣通史》農業志中記載:「菠薐:種出西域頗陵國,誤為菠薐,或稱赤根菜,臺南謂之長年菜,以度歲須食之也」。 雖然大部分的家庭都有相同的習俗,但南北部卻是食用完全不同的蔬菜。

▲菠菜的台語唸法為「菠薐仔(飛龍菜) pue-lîng -á」。(圖/翻攝自臺北農產臉書)
▲菠菜的台語唸法為「菠薐仔(飛龍菜) pue-lîng -á」。(圖/翻攝自臺北農產臉書)
最後文化部也表示,各地方鄉鎮也發展各自不同的腔調與詞彙,從一個人口中說的語言便能感受不同的文化背景與故事,「無論你說的是哪種母語,下次不妨也試著用母語逛市場,來場最親切的採購體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