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40歲就痛風!營養師曝「8類地雷飲食」是主因:一堆人每天吃

▲飲食習慣的改變,許多疾病都出現年輕化趨勢,許多40歲以下的年輕人就有「痛風」困擾。(示意圖/記者陳明中攝)
▲飲食習慣的改變,許多疾病都出現年輕化趨勢,許多40歲以下的年輕人就有「痛風」困擾。(示意圖/記者陳明中攝)

記者張志浩/綜合報導

隨著現代人飲食習慣的改變,許多疾病都出現年輕化趨勢,營養師程涵宇指出,近期發現「痛風」不是只會發生在長輩,不少40歲以下的年輕人,都因為痛風就診,且痛風常伴隨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和肥胖同時,健康風險激增,若想避免痛風找上身,務必避免酒類、特定海鮮、高油和高糖飲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程涵宇分享,許多病人常詢問「痛風可以吃豆類嗎、痛風到底怎麼吃?」對此她列舉8類痛風「地雷飲食」,並總結「蛋奶素沒問題,然後奶選低脂,豆類可以吃,豆漿可以喝!」

▲營養師提醒,若想避免痛風找上身,務必避免酒類、特定海鮮、高油和高糖飲食。(圖/程涵宇營養師提供)
▲營養師提醒,若想避免痛風找上身,務必避免酒類、特定海鮮、高油和高糖飲食。(圖/程涵宇營養師提供)
🟡痛風地雷飲食

⚠️所有酒類:研究發現,每天喝355m啤酒(1瓶罐裝啤酒約330ml),比不喝酒的人高了約5成機率會罹患痛風。啤酒除了本身高普林外,酒精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乳酸會和尿酸競爭排出體外,往往會造成尿酸的排出量降低,增加痛風的機率。

⚠️海鮮:尤其是貝類、蝦子、螃蟹、花枝都是高普林食物,高普林的食物必須要適量吃、減少吃,才能降低痛風發作的風險。

⚠️魚類:一般人多吃魚有益健康,但痛風患者不一樣,特別是鯖魚、鮪魚、鮭魚、白帶魚、虱目魚等,都要建議避免。

⚠️內臟:包括豬肝、大腸、牛雜都是高普林食物,吃過多的高普林食物會導致尿酸增加,進而導致痛風發作。

⚠️紅肉:牛肉、豬肉、羊肉等都是高普林食物,吃較多的動物性蛋白質(不包含乳製品)會導致尿酸代謝紊亂,增加尿酸尿酸結石形成。

⚠️含糖飲料:含糖飲料的「高果糖糖漿」是造成痛風的主因,高糖攝取可能會引發代謝性疾病,研究發現每公斤體重攝取1克果糖,會在攝取2小時內使尿酸濃度增加1-2 mg/dl。另外也有研究發現,每天一罐含糖飲料會讓女性痛風風險增加7成,每天兩罐以上,痛風風險高達239%

⚠️肉湯:排骨湯、拉麵湯還有火鍋湯都要盡量避免,急性痛風期也要避免大量食用,若是市售雞精、滴雞精,建議查看是否有特別加驗「普林含量」。

⚠️高油食物:速食、培根、香腸、五花肉等加工食品,這類高油脂的食物會影響普林代謝還會變胖,且高脂肪會抑制尿酸排泄,加重痛風性發炎,長期的高脂飲食還會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組成,導致微生物群多樣性減少、厚壁菌門與擬桿菌門的比例增加,並導致好菌減少,從而進一步加重痛風性關節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