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百日計劃」都透露了哪些信號?

「百日計劃」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兩國領導人的直接溝通。
「百日計劃」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兩國領導人的直接溝通。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舉世矚目的『川習會』後,中美雙方同意啟動貿易『百日計劃』,這也被稱為『川習會』上達成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對此談判計劃,雙方開啟了友好磋商機制,計劃縮小貿易差額。到目前為止,關於『百日計劃』的框架性成果多於具體性、細節性成果,但外界對『百日計劃』在當前重要節點下所釋放出的積極信號展開了猜想和解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領導人的直接溝通彰顯中美解決貿易分歧的決心

根據新華網報導,旨在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性的『百日計劃』被稱為『川習會』上達成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川習會』所確立的中美對話機制,為未來中美經貿關係指明了方向,而在此機制下產生的中美經貿『百日計劃』,則讓市場看到中美解決貿易逆差的決心。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孫傑表示,『百日計劃』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兩國領導人的直接溝通。這種建立在直接溝通上的見面,不是從某一個部門,某一個職能機關這樣的角色來看,使得他們所作決策更具全局性。『百日計劃』就是在這種指導方針下的具體落實。有了一個大方針,很多具體事情在處理的時候就會好得多。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指出,中美『百日計劃』主要是縮減兩國之間的貿易逆差,而中美貿易逆差顯然不能在這短短百日就解決。中美逆差歸根到底是由於中美兩國的國情決定,解決貿易逆差的根本是兩國進行對話交流,而不是所謂的『貿易戰』。因此,中美『百日計劃』不是因為能夠削減中美貿易逆差,而是讓市場看到了中美雙方解決貿易逆差的決心。

避免了短期內中美經貿『擦槍走火』

外界分析認為,『百日計劃』釋放的另一個積極信號,是降低了短期內中美在經貿方面『擦槍走火』的危險。但這能否驅散中美貿易戰的硝煙呢?

哥倫比亞大學大陸問題研究專家安德魯·內森(Andrew Nathan)認為,中美貿易『百日計劃』的達成有兩個很好的預示:第一,雙方對貿易問題開始進行磋商,這意味著中美貿易戰的危險已經被破除,這對中美以至全球來說都是一種舒緩;第二,美國提出的這個方案對大陸來說是可行的,因為大陸政府可以很容易選擇要進口什麼。

雖然短期內擦槍走火的風險可以規避,中美貿易的分歧仍然存在。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經濟室主任王孜弘指出,中美之間的貿易不平衡性不是一天形成的,這也與全球經濟分工密切相關,並非『百日計劃』短時間內可以改變。未來幾年內,中美之間能否由『全面對話』,找到化解經貿衝突的途徑,實現深度合作,則仍然充滿著不確定性。

或從開放大陸金融市場和美牛進口打開

從目前透露的消息來看,有外媒稱,『百日計劃』首先從開放大陸金融市場和美牛進口打開,這兩方面大陸相對容易做出『讓步』。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認為,中美雙方在金融和牛肉貿易方面具有協商的空間。

關於金融領域的開放,白明認為並非是美國單方面壓迫大陸讓步,而是更體現出大陸主動開放,大陸對於經濟全球化本身就抱著開放的態度。

白明表示,大陸金融領域一直是根據自身承受力和需求去主動開放,比如上海自貿區的金融改革、深港通滬港通等等。『我們的開放不是看著別人的「指揮棒」,而是大家協商如何取得雙贏。』

此外,降低畜牧產品的貿易壁壘也被外界解讀將是舉措之一,這或使中美畜牧品貿易存在提升空間。2003年美國爆發瘋牛病後,大陸就下令停止進口美國牛肉,至今未解禁。對此,白明表示,大陸並不是拒絕國外的牛肉,例如中澳、中紐自貿協定的簽署都有利於牛肉進口。隨著大陸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需要質量有保證的牛肉進口。只要問題解決了,產品質量能夠過關,進口美國牛肉可滿足大陸需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