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用五行開胃 健康粽可開脾生津解暑

▲李昌誠博士為國人在暑氣端節,提開胃建議。(圖/部立朴子醫院提供, 2018.06.10)
▲李昌誠博士為國人在暑氣端節,提開胃建議。(圖/部立朴子醫院提供, 2018.06.10)

記者陳鐘聲/嘉義報導

每到夏天總是暑氣難消,衞生福利部立朴子醫院李昌誠醫師在端午節前夕,為免民眾因天氣過度炎熱,導胃口不佳,且可能因為沒有適當補充飲食,而可能造成暈眩情形,特別與醫院的營養師詹舒婷,研究調整不易消化易脹氣的糯米,並採用西谷米取代一般傳統鹼粽、做為小型水晶粽主要原料,且運用中醫五行食材的概念,在酷暑季節可以開脾、健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昌諴指出,中醫在食療方面當中有所謂五行補五臟與五色的觀念,選用清暑氣、幫助消化的食材,採用食材「青色的綠豆、赤色的洛神花、黃色的鳳梨、白色的蓮子、黑色的烏梅」等,參考中醫典方五行學說改良而來。

李昌誠表示,夏天暑性炙熱,容易讓人過多流汗,耗氣傷津,若不及時避暑和補充水分, 會有口乾、舌燥,氣短力虛等現象,端午節氣來臨,國人可以藉由吃入五行健康粽各種食材,幫助身體化燥祛熱。

詹舒婷營養師與李昌諴建議,民眾如果喜愛一般傳統粽材料,可自己在家包粽子,粽子原料可以做些微變更,將白米(或五穀米) 與糯米按2:1比例調整,然後在將各種內餡,有米、香菇、 五香粉、豆干、板栗,紅棗切丁,包入麻竹葉中,整串放入5000 cc中水中蒸熟,符合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三少一多」,餡料取自最天然、最新鮮的食材,就能符合健康養生概念。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跨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