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防部雖早於18日發布新聞稿澄清,但藉由網際網路的發達,大家可以得知其實早在12月1日,就出爐了「憲指部證實、三百餘枚紅隼火箭彈進駐台北」的新聞。這則新聞披漏,憲兵指揮部向中科院採購的紅隼近程反裝甲火箭彈,發射器含火箭彈397具、訓練彈238枚及訓練模擬器5台,已於10月底全數交貨……。問題來了,國防部現在要不要以「國軍防衛作戰部署與調整,攸關國家安全,請外界切勿臆測與談論」為由,再發一次澄清稿?澄清什麼?12月1日新聞寫得非常仔細不澄清,卻在18日發布澄清稿,難免令外界有國防部根本是兩套標準的質疑。這種窘況的來源其實是,紅隼火箭彈配置於台北憲兵戍守單位不算機密,不算機密的事務,講白一點國防部根本不用發布澄清稿。※真正的機密。真正的軍事機密往往不是網路上找得到的,但偶爾我們可以從新聞中看到端睨。12月20日出爐一條駐華府記者的報導-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庫柏(Clarke Cooper)於當地19日下午2時,在「2049計劃」會見前參謀總長李喜明的新聞,雖然記者很盡責的詢問會談相關內容,但與會人士也很盡責的不願意多談-這些才是機密。

後續新聞指出,未來台灣的防衛方向、如何與美國合作、工業合作、國防自主等議題是會談重點。我們很高興與會人士能保守這些機密,同時也很慶幸電視上的名嘴不知道這些機密,只好拿新聞報導過的內容來談天。至於國防部發不發布新聞稿澄清,隨便了。●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