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化處長陳璧君表示,本次展覽是縣府第一次大規模舉行的數位多媒體展覽,雲林縣內三所科大都有數位多媒體系所,擁有多媒體設計與展示的技術,而縣內又有諸多藝術創作者,若將藝術創作者的藝術品以多媒體技術進行重新詮釋,必定能帶給觀眾感官上的全新體驗,尤其是一樓的「體感互動投影區」更是觀眾一定要來體驗的展覽重點。陳璧君解說,透過KINECT的體感偵測以及2D動態影像技術,民眾可以在陳玄茂老師的《漁家野渡》及高惠芬老師的《春江水暖─土耳其棉堡》中西兩幅畫中選擇,讓使用者與所選擇畫作中的物件互動,將兩幅畫以敘事方式體驗畫作中的意境,了解畫家作畫當時的感受和想法,如此多樣的數位創作,證明雲林縣的3所科大多媒體系所其實是富含龐大的創作潛能。陳璧君也推薦陳岳山老師的書法作品《陳伯汝嘉言》,本次結合AR動作影片,讓觀眾得以透過平板電腦觀賞動態的書法影像;劉曉燈老師的西畫作品《愛奴村 旅日紀遊》則將畫作分割成不同的區塊,提供民眾利用觸控螢幕選擇不同顏料在各區塊上重新上色;陳誠老師的西畫作品《石溪》則依照溪流、岩石與樹林分割成不同區塊呈現在觸控螢幕中,民眾點選不同的區塊,便能經由耳機聽到畫作意象裡的各種聲音,點擊物件同時,會有石精靈、森精靈、水精靈等將物件轉譯的人物跳出與民眾互動。
